劉瑩瑩
【摘要】時代發展對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紛紛從中華傳統文化里汲取精髓,濡養精神。結合中職生特點,本文主要討論語文實踐活動中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施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語文綜合實踐 優秀傳統文化 中職生 實施途徑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74-0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多年來熱度一直有增無減。校園里,各種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在不斷地嘗試、創新,呈現出勃勃生機,其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以其活潑的形式深受師生們的喜愛。
中職學生普遍的問題是文化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課余時間不會充分利用;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思想主見,但不夠成熟。因此,加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用這種活潑的形式來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濡養顯得尤為必要。
一、踐行傳統文化的實施途徑
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以此為指導,在中職學校踐行中華傳統文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借助傳統節慶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延續千年的傳統節慶日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有著不竭的生命力,最容易營造文化傳承氛圍。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在一系列的節日儀式中了解傳統文化習俗,學習傳統文化內涵,激發學生對民族、對家鄉、對親朋的熱愛。同時可以將傳統節慶文化與外來節慶文化、現代節慶文化作比較,凸顯傳統文化的民族性與獨特魅力。
2.借助文化展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文化展示是最有語文味道的一種活動形式,可以籌劃組織作品征集,如書法作品征集、繪畫作品征集、手工作品征集、作文征集、古詩文演唱等,宜靜宜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升精神文化素養。
3.借助主題比賽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比賽是操作性很強的一種活動形式,可以籌劃組織經典誦讀比賽、演講比賽、漢字聽寫比賽、微視頻拍攝、知識競答等活動,積累、運用、分享傳統文化知識。
4.借助志愿服務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舊衣物捐贈中撰寫活動方案,綠化家園活動中編寫愛護花草的標語,賽事服務中鍛煉簡潔、生動的使用語言等。通過志愿服務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的品質。
5.借助職業教育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中職學校相較于普通中學最大的特點就是職業學習的定向選擇。既可以開展愛崗敬業的全面性教育,又可以開展專業色彩的特殊教育。如組織學生對實習企業文化的理解,書寫實習第一天的感受,模擬面試或招聘現場等,讓學生盡早地了解工作特點,提升職業道德。
6.借助行為習慣教育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伴隨著成績的不理想,中職學生大多數還存在著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從基礎的待人接物學起,站直坐端,文明用語,禮貌招呼,守時守約等,使學生懂禮儀,行禮儀,重溫感恩,有所敬畏,達到修養人格的目的。
二、踐行傳統文化的策略
文化現象無處不在,卻不是完整系統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表現出一種不規律的特性。在中職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加以把握。
(一)把握方向性
1.自上而下
a任務布置法:目的性強,方向明確。如我校的師生包餃子活動,各處室配合舉辦。分食餃子的身影中有專心用微視頻記錄歡樂的同學;活動結束后有默默留下打掃衛生、清理器具的同學;更別提活動前關于餃子的由來、餃子對于中國人的意義、包餃子方法的宣傳和大討論了。自上而下的活動能夠更全面地發動學生參與實踐。
b曲徑通幽法:弱化活動目的性、政治性。如我校參與的關帝文化節開幕式表演。在表演訓練中需要掌握每部分樂章的曲調節奏,這些需要深入理解每個章節的內容和思想。不同內容表現出不同的曲調,不同的思想呈現出不同的節奏。參加這樣的活動實際上也是對關帝文化的深入理解,關羽的忠勇仁義自在學生腦海里回蕩。
2.自下而上
這種活動開展比較考驗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職的學生大多在經歷過幾次上級安排的活動后產生這種愿望,此時的他們有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充滿熱情和表現欲。
學生自發的活動往往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及早培養起一支“領軍”很有必要,如班團干部建設,學生會的建立等,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可以交流的平臺,一個收集意見和建議的機構。
(二)把握主動性
首先是學生的主動性。無論是自上而下的實踐活動,還是自下而上的自發活動,都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實踐的主體,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去行動,去總結。
其次是教師的主動性。由于自身的局限,中職學生還需要許多指導與幫助,此時教師應該積極發揮其主導作用,在大的方向上給予引導,該出手時就出手,以避免資源的浪費,活動的無序。
(三)把握評價體系
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終的目的是傳承,因此適合采用動態評價的體系,關注活動過程,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積累與提升。將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相結合,從語文的角度、合作的角度、情感的角度,指出學生的優點和不足。
學生自評使其主動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在反思中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小組評價能夠促進其內部分工合作的協調性;教師評價綜合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參與程度等方面,注重客觀性,多加鼓勵。
參考文獻:
[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組.文·道——語文學科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堂教學實踐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3
[2]杜曉飛.基于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中職語文教學探索[J].學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