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要】漢語言文學本身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人文學科,其中涉及眾多范圍內的知識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容易感到乏味,為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需要老師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根本上加強實踐培訓,從而更好地培養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而很多初中生普遍反應,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普遍感覺對語文的學習缺乏興趣,而且感覺整個學習的過程枯燥乏味。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理論聯系實際 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85-01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教育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不僅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內部還蘊含著我國的傳統精神文明。當今在學習漢語言文化的初中生,不僅需要學習課文中的內容,而且還要能夠深入體會其蘊含在內部的精神知識,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健全的人格體系,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陶冶情操。本文就結合初中的語文教學就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語文教學的興趣進行全面的介紹。
1.當前初中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現狀
當前的學生普遍反應初中語文老師的教學水平較低,在講述課文內容時語言生澀而且缺乏感情的煽動力、思想的穿透力和審美的感染力。在上課的過程中也缺乏跟學生有效的合作,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講解較多,而跟學生的互動較少,而且對課文內容的探究僅僅是淺嘗輒止而普遍缺乏深意,講課的過程中普遍缺乏精彩的亮點,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上課打哈欠的情況,課堂效率極差[1]。另外,很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依照參考書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其內部根本沒有自身的設計思路,在講解的過程中也不存在梯度,僅僅只是照搬別人的套路進行“機械式“的教學,學生普遍覺得老師講解的深度不夠。
2.提高學生對初中語文興趣的策略
2.1創設情境進行初中語文的教學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要想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那么首先要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去努力創設教學的情境,進而才能夠讓課堂的教學氣氛變得更加活躍。例如,在教授《丑小鴨》的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把課堂變成戲臺,然后讓同學對整個童話故事進行表演,學生根據臺上的表演來復述出課文中的內容。再比如,在學習古文《口技》一文時,老師可以讓模仿能力強的同學進行口技表演,學生通過一邊表演來一邊地朗誦古文,這樣即便是晦澀難懂的古文,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全部進行順暢地背誦。
2.2利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
單純地依靠老師的講解并不能夠非常生動具體地向學生講解課文中存在的內容。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多的內容可以以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來展示給學生,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老師可以通過播放給學生看《茶館》這部電影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茶館》這篇課文。在比如,在學習魯迅的《社戲》、《吶喊》和其他課文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給學生看魯迅生平的紀錄片來更好地了解魯迅本人的生平。在學習魯迅《藥》這篇課文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通過給學生看電影的方式來更好地學習領會這篇課文的內容。
2.3改變講課的方式
能否提高初中生對于講課的興趣,老師的講課方式顯得尤為重要。之所以很多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和教師本身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很多老師講課的方法千篇一律且枯燥乏味,長此以往自然會讓學生失去興趣。那老師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采取發散性的講課方式。例如,老師可以通過繪聲繪色地講述《荷塘月色》這篇課文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蘊含在課文中的感情和含義。在荷塘邊上每一處風景的含義、層次的遞進和通感手法的運動等等,老師要通過自己的語音和語調成功地把學生帶入到講課的過程中去。
2.4通過游戲和競賽的方式來提高初中生學習的興趣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尤其可以通過舉行游戲和競賽的方式來提高初中生學習的興趣。平時可以定期舉行古詩文接龍、成語接龍和競賽的方式來提高初中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老師在平時也可以通過讓學生學習寫周記的方式來鍛煉學生寫作的水平,也可以通過寫的作文來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
3.結束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更好地提起初中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最重要的就是老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來活躍課堂的氣氛,通過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也只有激發其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夠使得學生能夠更加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請菊.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劍南文學,2012(3):125-128
[2]胡金星.培養初中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研究,2013(4):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