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忠
【摘要】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當前全國各地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院校都開設了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然而在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院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專業銜接問題。為此,我們就銜接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主要從中高職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之間的銜接與貫通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模式,專業核心課程內容五個方面分析;之后就提出的問題進行提出建議分析問題,爭取盡快使中高職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之間聯系更加密切,合作更加豐富,貫通他們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 物流服務與管理 合作 貫通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217-01
《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緊密銜接,發揮中等職業教育在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發揮高等職業教育在優化高等教育結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強烈,但物流行業從業人員具有大中專以上學歷的不足30% ,遠低于其他行業的水平,所以國內許多高校都開設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來解決這一矛盾,其中不乏對中高職銜接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嘗試。這種現象從目前情況來看,對各個高校而言也是一項莫大的挑戰。
一、中高職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之間的銜接與貫通
1.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
轉變一線人才需求,圍繞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向中高端轉變系統設計了高職教育銜接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從培養目標看,中等職業階段的培養目標我們應該指向技能型,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高職階段的培養體現了“高端”和“技能”兩個特征。因此,中高職院校物流服務與管理的銜接應該是專業崗位群和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物流專業,技能水平、職業資格證書等,例如A校物流專業通過準確地進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明確人才培養規格,從而實現中等職業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決定人才培養目標,更好的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
2.課程體系的銜接
對中高職業學校課程體系的銜接研究要貫徹“中等職業教育”的方針?!邦I導”原則是以中等職業學校后勤管理的培訓目標為基礎,結合兩個層次的職業工作能力要求,借鑒國內外的經驗,使文化基礎課足夠實用,專業理論課、技能培訓項目,盡可能不重復,有不同程度的差異,跨層設計,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并保證連接之前后課程體系對系統優化的影響。
3.人才培養方案的銜接
中高職業學校需要明確兩者培養目標的差異,優化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目標、規格、設計課程體系,構造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形成科學人才培養計劃。例如A校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通過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銜接,明確兩者的差異,以便因材施教,從而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導意義。
4.人才培養模式的銜接
通過建立中高職院校的綜合人才培養模式,以產業支持為指導,最后形成了生產、學習、科研良性循環的人才培養機制。從而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培養高技能人才,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中職生的多樣化長大成人,滿足人民群眾教育需要。
5.主干核心課程教學內容的銜接
中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是與教育教學相聯系的,是中等職業院校連接的核心。在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兩個層次的崗位能力要求,對中高職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不重復或遺漏,實現了課程的教學目標,及對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邏輯性和整合性。
二、中高職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建議
第一,加強政府宏觀管理和規范物流專業課程,在中國中等職業學校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管理,高職院校由省級政府管理,由于管理的不統一,導致了自身事務的缺乏和課程設置的缺乏計劃中存在著大量的自主性和隨意性,這使得課程無法實現真正的銜接。政府需要協調專業布局,協調招生督導工作,通過督導評估促進中高職院校辦學體制的內部改革。同時,政府也要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通過制度來限制中高職院校的行為,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
第二,加強與行業的合作,設計基于專業定位的物流管理課程體系中的物流管理課程體系,在這一過程中,高校應加強與行業的合作,分析最新的行業標準,使其符合相應的行業標準培養目標,確定高校課程體系。目前,在中國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崗位包括運輸、倉儲、配送、采購、營銷和信息等,應根據課程中不同職位的能力要求和標準設計。為了理順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秩序,區分各學科之間的知識結構順序,必須實施物流課程,避免重復兩個階段的課程,實現二級學院的遞進式課程。物流專業化研究課程的銜接不僅要考慮不同課程之間的聯系,還要考慮同一課程不同階段教學內容的標題。最后,針對物流專業核心課程,如物流理論、倉儲管理、物流信息處理等需要建立兩個階段。
第三,加強課程核心能力培養,發展模塊化課程單元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應以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培訓。通過將學生的能力劃分為不同的學習模塊,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實現差異教學。問題是在流程專業模塊化課程的開發設計過程中,課程模塊化設計是按照國家發布的崗位能力標準進行的。本課程分為基礎課程模塊,包括經濟學、會計學和商務英語等。專業課程包括流程管理、空運貨物管理、海運管理和客戶服務管理。每個課程模塊可以自由組合成一個教學項目。用“寬基礎,活模塊”的方式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某一行的能力,能適應招生要求,高職學生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質和基本技能。
第四,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立靈活的選課制和學分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程設計中,應以學生為基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課程管理應允許靈活選擇和完成課程相應的學分可以通過獲取模塊內容相應的學分獲得。
三、總結
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是綜合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重要體現。真正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綜合的、系統化的、終生的。促進教育公平,讓中等職業學生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而不僅僅是一種選擇和生活經驗。它制約著生活的發展,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一種表現形式。企業社會運輸高素質的人才和完善的中高職教育銜接機制將改變這一局面,繼續進行研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進入高職教育的門檻,進一步提高了高職學生的業務能力和綜合能力,成為符合企業和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壽福,章萍.中高職銜接的制約因素及發展策略研究[J].職業時空,2012.
[2]賈艷麗.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3.
[3]徐國慶.中高職銜接中的課程設計[J].江蘇高教,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