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要】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要有目標性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初中生對于問題的接受能力正在提高,但仍舊缺乏問題意識。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只有在問題的陪襯下,思維才有活躍的可能性。尤其是對于數學這個科目而言,學會提問就相當于邁進了學習數學的大門,是學生主動探索的動力。問題的存在可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為學生提供學習方向的目的。由此可見,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教師要有目的地進行質疑,并且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讓學生在提問以及一文中,不斷突破自己,獲得進步。在學習中不斷進行提問質疑,可以激發學生的的問題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需要教師做足各方面工作,從教材分析,到問題的篩選,以至于講課的方式都需要教師在課下進行深入研究。而且,師生都要認識到課堂實質上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場所,要學會質疑,培養起自己的問題意識,這樣就像數學學習邁進了一步。
【關鍵詞】初中課堂 數學教學 培養 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08-01
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找出學生可能會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問,并且通過老師的點播自行解決問題。在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往往會有懷疑,或者不解等現象的出現,這說明學生的思維在活動,大腦在思考,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問題意識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于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課時在如今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卻較少地缺乏這種意識,使得教師的教學大綱很難達到標準。
一、深挖教材,明確問題意識
如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教師與學生對于教材的重視度遠遠不夠。教材作為教學的藍本,上面的例題,公式以及教學目標都是教學應該參考的標準,而教師往往對于課本內容一帶而過,去引導學生注意發散性問題。教師這明顯是忽略了教學重點,模糊了教學目的。
教材中滲透著適合初中學生水平的數學意識,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可以培養自己的敏感程度,而且通過教材中對于基礎知識以及基礎習題的演練更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而不是僅靠課外的輔導資料。教材中對于許多問題采取了設問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這樣一來,及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更能夠使學生享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只有從教材出發,才能夠使數學教學更貼近現實,是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完成好學習目標。教師要意識到要想讓學生在初中形成良好的解決數學的問題就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問題意識,學生只有能對所學問題進行提問,才表明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通過解決問題獲得進步。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初中數學教材的內容及特點在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巧妙的利用教材來設計課堂內容,教材當中的問題設計都是與社會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讓學生明白解決數學問題實際上就是使自己更貼近生活,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學生在教材中明確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二、課堂提問,激發問題意識
課堂中可以充分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提問。因為從小學過渡來的初中生對于數學還是存在著許多疑惑的,讓學生通過互問互答的方式進行提問解疑,則為課堂提問營造了一種良好的氛圍。課堂提問,指的不僅僅是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還可以進行解答,并且自己設計問題,讓同學之間進行解答。設計問題不僅考察了學生對于問題的掌握程度還從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對數學學習更加充滿信心。學生通過提出問題來解決自己心中的疑惑,通過幫助同學解答問題來鞏固自己心中已有的知識體系,通過設計問題提高了自己對于數學的應用能力,由此可見數學課堂中,提問的重要性,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強悍。
三、分組合作,培養問題意識
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青春期的到來,學生的求知欲望相對于小學而言有增無減,并且初中生的一大特點是不愿受到拘束,不管是在課堂中還是生活當中亦是如此。針對初中生的這一特點,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而學生之間分組合作十分有力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但分組合作需要教師根據對于學生的了解以及性格和學習程度的不同進行劃分,既要保證學生之間能夠真正達到合作互助的目的,又要避免帶來不必要的矛盾。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充分體現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即徐盛成為課堂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活躍起來。在減少教師干涉的情況下,學生更敢說,更敢做,更敢表達自己的見解。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對于問題的解決更具目的性,更有針對性,能夠使課堂當中的遺留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四、習題鞏固,深化問題意識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于問題的敏感程度,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的水平。課前疑問,課上提問僅僅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還需要課后解疑來進行深化對問題的認識。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材以及課上學生對于問題的掌握程度進行課后習題的設計,內容不必過于復雜,但內容一定要豐富,將初中數學的學習核心體現出來,當然一定要體現課后鞏固的作用。
五、設計開放性問題
初中生在考試中遇到的問題多為答案確定唯一,這就形成了我國如今思維局限的教育格局。為突破這一學習障礙,我們應當在平日學習過程中更注重對學生開放性思維的挖掘與鍛煉,這類開放性問題可以通過條件開放性、問題開發、答案開放來進行,這些問題要來源于課本又區別于課本,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盲目記憶。這種開放性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分析問題考慮因素更多,思維更縝密,而且積極性更高。而且可以在學生腦海里把各個知識點進行串聯,形成網絡體系,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佳。歸納總結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學習方法,利用開放題可以激發學生總結、交流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對現有問題的延伸提問也是一種訓練學生發散性問題意識的好方法,他可以通過延伸提問對問題中各個變量的含義掌握更加全面,對問題的理解深度也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六、總結
教師在課堂中總是教育學生要解決問題,但始終缺乏對提出問題重要性的認識,能夠提出問題才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境界,要想順利進行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就要充分提高自己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存在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這正是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所以師生應該共同努力,培養學生自己的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李瑞格,《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吉林教育》,2011.01.
[2]邵樂華,《數學學習與研究》,[J],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