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菊
【摘要】在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中,教師缺乏目標,學生沒有興趣,導致中職課堂陷入尷尬的境地,很多教師不愿意擔課,尤其是文化課,認為中職教文化課是對牛彈琴,勞而無功的事情。本文旨在通過借鑒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破解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一些難題,以達到教者樂于教,學者樂于學的效果,還中等職業教育應有的本色。
【關鍵詞】中職語文 程序教學 教學內容 教學強化物 強化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34-02
在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中,教師缺乏目標,學生沒有興趣,導致中職課堂陷入尷尬的境地,很多教師不愿意擔課,尤其是文化課,認為中職教文化課是對牛彈琴,勞而無功的事情。中等職業學校在文化課的教學中出現這樣的窘境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們又該如何破解遇到的這些難題呢?
一、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教學現狀原因分析
1.學校方面
由于專業門類繁多,更新較快,對各科的教學缺乏精細化的目標考核要求;必要的教學設備、教學資料投入不足;缺乏相應的獎懲機制。
2.教師方面
缺乏在學校指導下的學科目標,教師對本學科培養目標不是十分明確;缺乏工作成就感,導致內驅力不足;社會缺乏對職業學校教師及教育教學成果的認同感,教師工作幸福指數低。
3.學生方面
生源所限,大多數職校生在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上存在一定欠缺;學生家長及學生本人對職校生大多沒有太高的要求,或不寄予太大的期望,學習目標不明朗,動力不足;學生本人在學習活動中缺乏學習的成就感、幸福感。
二、運用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法理論破解教學難題
B·F·斯金納是美國著名的教學心理學家,他通過動物實驗建立了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并據此提出了程序教學論及其教學模式。根據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一位教師要實施程序教學,必須考慮哪些問題呢?
1.要仔細地考慮在特定的時間里計劃教學的內容
以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學校要依據教學大綱制定出詳盡、可操作的教學目標,不能盲目教學。比如,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語文教學聽說讀寫的要求,采用模塊的方式明確各個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在學生“讀”的訓練上,每學期我們要求學生要會朗讀普通話口語訓練教材上指定的10篇文章,在“說”的訓練上要求學生能進行2分鐘的命題演講等等。 由于目標明確,教師在教學中避免無序教學或重復教學,學生也可以明確目標,高效學習。
在教學中制定的目標越明確,操作性越強,師生的獲得感會越強,教學效果會越突出。
2.要考慮教學中可以利用的強化物
教學中的強化物包括兩種:一種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所操縱的材料具有強烈的興趣性;另一種是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獎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帶來的樂趣,比如美麗的畫面、震撼的音樂、感人的視頻,這些內容都會給我們的語文課堂增色很多,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運用正向激勵機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關注、得到尊重、得到賞識,感受溫暖,特別是針對長期受冷落的中職生在這一方面尤為重要。
3.強化的最有效的安排
即教師要把非常復雜的行為模式逐漸精致地做成小的單位或步驟,也就是把教學目標進行具體分解,確定每個步驟所保持行為的強度,以使強化的效果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在給中職一年級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我就發現學生不會朗讀課文,想讓學生齊讀一篇文章真是比登天還難。針對這個問題,在教學中,我依據程序教學理論逐步摸索出這樣一個教學方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進行朗讀訓練時,我就從最簡單的雙音節詞開始,學生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之后,把內容改為一段、一篇,從而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效果顯著。
在參與方式上,考慮學生喜歡群體參與,我讓學生自由結合成4人小組,每個同學一個詞語、一個句子依次朗讀,難度不大,學生正確率越來越高,參與意識也越來越強。在學生具備一定的朗讀意愿與能力之后,我又進行捆綁朗讀,即要求小組內的4個同學要全部完成朗讀任務,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學生有了前期的訓練作基礎,團隊意識不斷增強,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同學們的學習狀態空前高漲,教師也充分享受教學帶來的成就感。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只是某一階段教學的失敗者,這些學生仍然有著很大的潛能,作為中職教師若能靜下心來摸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中職學校創建教師與學生共同的樂土,這個目標離我們就并不遙遠。
參考文獻:
[1]陳玉琨.中小學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10期
[2]林壽康,王承坤.論教育中應如何貫徹“以人為本”[J].保山師專學報;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