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更性
摘要:在我國社會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仍舊滯留諸多的問題,其中公共文化的服務水平難以跟上時代的節奏,還出于較為滯后的情況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不受重視,在過于關注經濟共榮的條件下,相關部門對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提升意識淺薄,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單純記錄在文件檔案中的文化服務并沒有得到落實,現階段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仍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擴寬發展路徑,提高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以創新思維提出對應性的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基層的公共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性。
關鍵詞: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有效路徑
引言:
在社會主義的發展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重要的組分,對于農村居民的文化素質填補有著重要的影響,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基層的封閉限制,改變基層居民的思維觀念,導入新時代的發展思想,為基層的增收致富帶來了契機,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是一項較為復雜的活動,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開展服務活動,真正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高的過程中發揮效益,維護基層民眾的權益,保障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存在的問題
1.服務的意識較為淡薄
基層居民雖然在物質條件上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但文化水平卻還凸顯出落后的弊病,基層的領導干部更加注重基層的經濟發展,引領基層群眾增收致富,顧此失彼的對于文化的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在基層的發展中,一些領導的眼光較為狹隘,只關注眼前的利益,缺乏明確的文化服務方向,沒有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當做是自身的責任想對策,一些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已經不堪重負,基層的文化服務成為一紙空談。
2.服務的宣傳不到位
有關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還缺乏宣傳引導,部分基層的居民并不知道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這回事,近年來一些外出務工的基層群眾較多,使得基層的文化服務難以定位,服務的對象只能針對一些老年人進行,使得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開展十分困難。
二、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措施
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只有管理好,才能使用好,才能發揮出應有功能。要按照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要求加強和改進各類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和服務,做到有章辦事、有人辦事、有錢辦事。要堅持共建共享,豐富內容供給,抓好活動開展,努力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使用質量和效益。就政府部門如何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充分調動農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方面進行一些探索:
1.切實轉變觀念
應當深刻意識到,當前社會轉型時期,利益主體多樣化和價值取向多樣化日益凸現,人們的思想活動呈現多變性和反復性,由此構成的社會矛盾的多發性、多樣性和復雜性,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政府部門在推進村級文化建設同時,如何積極引導農村群眾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法制觀念和生活質量,擴大社會主義文化影響,促進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各級領導特別是基層干部必須切實重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管理,正確處理建設和管理、使用的關系,使公共文化設施充分發揮作用,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惠及老百姓。
2.切實加強領導,落實目標任務
各級黨委政府始終要把村級文化建設及管理利用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和經濟社會發展、民生工程一起,同部署、同落實、同推進、同考核。要求各涉農部門在資金、政策、物品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和支持,各分包單位認真搞好幫扶工作,依靠多方力量一起建設村級文化。同時,把項目建設管理如“農家書屋”的管理運作納入駐村工作的考核內容,使“農家書屋”建設由一般性號召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硬任務。進一步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積極主導、部門密切協作、社會廣泛參與、農民自主管理”的工作機制,制訂切實可行的年度實施計劃,注重發揮好三級聯動工作機制的作用。
3.加大文化站經費、人員投入
鄉鎮文化站是政府的文化宣傳機構,文化宣傳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政治需求,是黨和政府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凝聚民心、共同推進現代化建設所采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之一,文化站的宣教功能在當今社會應當予以強化。目前在我市,四五萬人口的一個鄉鎮只有一至兩名文化員,開展活動經費緊缺,力量緊缺。目前我們農村群眾的文化需求并非只有“休閑娛樂”這一點,還包含著學習科學知識、維護社會公德、滿足情感需求等眾多豐富的內容。而農村文化工作還不能完全滿足農民的這些文化需求。因此,新農村建設中,文化工作需要進一步從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進一步地將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到戶。利用科技、法律等書籍,在農家書屋開辦“農技大講堂”“法律講座”等,定期邀請專業人員,農技員,可以是村里的種植養殖大戶、致富能手,為群眾講授相關知識,提高群眾農村實用技術水平。
4.引進優秀人才
民間文藝團隊是來自基層、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的文化隊伍,應群眾強烈的文化需要而生,能滿足基層群眾表現或交流的需要。且民間文藝團隊能較好地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團隊的活動為社會情緒的調節提供宣泄的渠道,從而避免一些社會矛盾的激化和不良社會團體的出現,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所以在組建團隊方面政府應加強引導,文化宣傳部門加強組織協調,讓團隊在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當地群眾文明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結束語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基層文化建設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正確引導,需要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和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全社會應當共同行動起來,積極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周金金.淺析基層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提升路徑[J].黑龍江史志,2014(1).
[2]韓佳.“互聯網+西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模式實現的有效路徑探究[J].人文天下,2016(21):38-41.
[3]徐海沙.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的路徑思考[J].同行,2016(14).
[4]王婷.探究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可行路徑[J].神州旬刊,2016(18):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