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謝彩娜
摘要:校本課程的廣泛推廣深受全體社會的支持,是教師群體為響應國家對于教育的號召研發的一種新型課程。其核心思想是將課程開發活動與具體的學校情境相結合,使其更適合教學實踐,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簡單來說,校本課程的應用是對國家現有教育體系的有效補充。而為了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性培養,校本課程的開發擁有更高的指導意義。本文針對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校本課程;核心素養
引言:
學生核心素質的培育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思想境界及思維模式,以迎合社會國家對于人才的要求。為了達成立德樹人的最終目標,研究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是成為不可不重視的方面;而且我國的教育也需要適應時代發展改革的趨勢,進而提升我國在世界中的地位。在其背景下,校本課程的開發變得迫不及待,因為該課程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因此本文就高中生物校本課程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積極作用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文化基礎方面
文化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和靈魂。其注重人文領域科技領域等各個方面的深入探究能力,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人類杰出的智慧成果,保持內心的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發展成為具有廣泛的文化根基,精神追求更高的人。
(一)人文內涵
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和應用人文知識和技能方面培養出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具體包括文化對于學生思想的沉淀,文化帶給學生的情懷和培養學生美學認知三個基本點。
例如在對于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中分級調節的講授,可以將各種腺體之間的關系類比為古代的三省六部制,這樣不僅便于學生記憶,還增加了校本課程的趣味性,其類比圖如下。
(二)科學精神。
其精神主要體現在科學知識的吸收與實踐應用中,在不斷地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三觀靈活的思考方式,它包括的基本觀點有理性思考,批判質疑,勇于探索。
在生物課程生物進化的教學過程中,反映出達爾文等科學家對于生物進化的不斷探索,就可以擴展為一節生物進化研究史課程。進化論發展到現代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土耳其教育部甚至宣布停止教授達爾文的高中生物進化理論。而其他國家,即使提到進化論,也是將證據和反證據一并講解,并保留對這個問題的質疑。教導學生要用辯證的思想去看待事物,從中尋求解決辦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加上人類的不斷探索,生物學永遠處于一個不斷向前推進的動態中[1]。
二、自主發展方面
自治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自我發展注重學生對自身學習和生活的有效管理,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挖掘自身潛力,合理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最終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優化自身。
(一)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便是有了學習的熱忱,在熱情的催化劑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思維更為活躍,課堂成效則更為顯著。
例如高中生物人教版的人類遺傳病這一節。很多遺傳病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比如說上了歲數的爺爺奶奶的高血壓,就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病。讓學生自己去進行小范圍的調查了解,或者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數據,學會從各種渠道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培養學生自主意識的關鍵之處。
(二)健康的生活。
主要是學生在認識自我,發展身心,規劃生活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它主要包括學生對于生命的珍視程度、完善自身道德觀、對自身做嚴格管理。
例如針對書中提到的艾滋病等傳染病,就可以開設一節傳染病的預防課程,讓學生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同時深入了解人體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等各種免疫的作用以及對人體的三道屏障的運用和保護。
三、社會參與方面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強調的是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旨在呼吁學生遵守和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準則,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培養個人價值觀,進而促進社會發展。
(一)責任擔當
主要是學生在處理社會,國家和國際關系方面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它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認識等基本要點。
例如人教版生物書中提到的外國專家借體檢等名目來騙取中國人的基因回國進行科學研究,在授課時就該著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實踐創新
主要是學生在日常活動中獲得的實踐創新,解決問題,適應挑戰的能力。它包括行動意識,難題解決,技能應用等基本要點。
例如在講解細胞的形態這一節時,有條件的學校就可以開設實驗課程,讓學生現場體驗紅細胞從正常形態到吸水漲破的過程,并對實驗進行合理創新[2]。
四、結束語
國家課程自身的局限性,導致其不能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操作,不太可能關注不同學生的認知背景及其學習特征,這樣在對于學習方法和教學策略的指導上就更加薄弱,因此應當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正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意義,也是當代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而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生物課上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燁.高中生物科幻主題校本課程初探[J].江蘇教育, 2016(59):55-56.
[2]謝虎成,曾哲.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J].廣東教育:高中版, 2016(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