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
【摘要】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嬰兒家庭教育也越來越廣泛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家庭對嬰兒的早期成長起到關鍵性的影響,家長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負有主要責任,是孩子人生最早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每一個兒童都有比較穩定的情緒行為特征,這種特征來自先天因素,更來自環境濡染、家庭的培養與教育。父母及長輩的情緒行為對后代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終身的。作為父母必須意識到這一點,才能有意識地對兒童進行情緒行為的培養教育,而這種培養教育又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家庭教育;嬰兒;情緒影響
一、嬰兒情緒的發展
情緒是嬰兒早期適應環境的首要心理承擔者。嬰兒出生后,要在成人的撫養下,才能得以生存。嬰兒的生存需要各種物質條件和安全環境。成人供給嬰兒的需求要協調一致,需要雙方之間的密切溝通。在嬰兒早期,這種溝通的中介不可能是語言,而是感情性信息的應答。嬰兒對環境需求通過相應的情緒發出信號,這種主動的情緒信號是先天的情緒感應能力,具有天然的信息通訊作用。嬰兒的種種需求就是通過情緒信息在母嬰之間傳遞的。
嬰兒剛出生時情緒比較單一,到1歲以后逐漸分化,2歲左右已經出現了各種基本情緒。嬰幼兒情緒情感發展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化。最初的情緒是與生理需要相聯系的。隨著嬰幼兒年齡的增長,情緒逐漸與社會性需要相聯系,這個聯系的過程就是情緒的社會化過程,也就是情感的發展過程。嬰幼兒情緒情感社會化表現在:情緒中社會性交往的成份不斷增加;引起情緒反應的社會性動因不斷增加;表情的社會化。(2)情緒、情感越來越豐富、越深刻。情緒情感的豐富,主要是指情感過程越來越分化,情感指向的事物越來越多。情緒情感的深刻主要是指,指向的事物的性質的變化,由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的內在特點。
二、家庭教育的含義及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其教育目標應是:在孩子進入社會接受集體教育之前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打好基礎。在孩子入園、入校后,配合幼兒園、學校使其德、智、體、美、勞等得到全面發展;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
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作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家庭教育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里與家長們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這里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集體(托幼園所、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
三、家庭父母對嬰兒情緒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生活理念、態度,教養孩子的方式方法隨時影響著孩子情緒行為的養成和發展。
有人將家長教養孩子的方式分為四種類型:(1)忽視型。忽視型父母的根本問題在于不能正確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這種模式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他們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感覺、感受是不對的、不適當的、沒有根據的,因此,孩子在調整自己的情緒方面會感到困難。(2)反對型。這種模式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同于第一種類型。(3)放任型。這種模式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使孩子不會學習去調整自己的情緒;因此對于友誼、親近、以及與其他小朋友的相處都會產生困難。(4)輔導型。這種模式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使孩子學會相信自己的感覺、能夠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解決問題;逐漸擁有崇高的自尊、良好的學習能力和與其他人融洽相處的能力。
另外,母嬰依戀對嬰兒情緒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嬰兒處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時,他們會猶豫不決、遲疑不定。這時往往從母親的面孔上搜尋表情信息,以幫助自己確定應作出的反應或應采取的相應行動。
依戀是指嬰兒與特定對象之間的情感聯結,特定對象是指經常與嬰兒接觸的、關系最密切的成人。因此情感依戀更多的是發生在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依戀,即母嬰依戀。母嬰依戀是母嬰之間穩定的情感聯系,也是一種積極的、充滿深情的感情聯結。嬰兒長長傾身要母親抱,身體依偎著母親,或在屁股后面緊緊跟著母親,這叫做嬰兒與依戀對象的接近傾向。嬰兒常常緊緊地抱著母親,不肯分開,這叫做依戀行為的維持接觸傾向。幾乎我們每個成年人都看見過“小孩子東看西看到處尋找媽媽”的鏡頭。這種尋找傾向是依戀的典型行為。“尋找”只能在最親近的人身上發生。依戀是母嬰雙方的相互應答,這種應答對嬰兒的個性、社會性發展都十分重要的。可以說母嬰依戀是嬰兒賴以生存和生長的無可取代的情感紐帶。激發母嬰之間互動,良好的應答和互動作用,使嬰兒身體得以健康成長,心理得到發展,從而體現出情緒對嬰兒生存和發展的適應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