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紅 馮艷宏

[摘要]對“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進行了分析,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并以數控編程課程中臺階軸零件的編程及仿真加工教學單元為例,進行了課前、課中和課后自主學習模式的探索與實施。實踐表明,“互聯網+”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自主學習;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5?????????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72-02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21世紀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學模式的改革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而當今“互聯網+”技術在引導和培養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發起了新的挑戰。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進行改革,要求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適應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習需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將“互聯網+”的概念融入自主學習方式改革中,以期將構建的自主學習模式很好地應用于課程教學中。
一、高職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一)網絡自主學習目標不明確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多數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學習目標不明確,多是被動學習,以完成網絡學習平臺作業為主,不能通過網絡教學資源獲取有效的知識信息。
(二)制訂網絡自主學習計劃能力差
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開展課前、課中、課后自主學習過程中,對傳統教師的依附性強,自己制訂網絡學習計劃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掌握自主學習時間、自主學習進度,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對學習結果的評價能力差
學生通過網絡完成自主學習之后,缺乏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反思和全面總結、評價的能力,不能主動檢驗自己是否實現了預期的學習目標,不能主動發現和解決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構建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模型
(一)“互聯網+”背景下自主學習的內涵
“互聯網+”背景下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能夠有效利用網絡信息化資源環境,在自主學習活動開始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夠自我選擇學習的內容,自主調節和修正學習策略,自我計劃和管理學習的時間,并能夠對學習的結果進行自我反思與評價。
(二)構建原則
“互聯網+”背景下學習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時間、地點,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進行個性化學習?;趯ψ灾鲗W習內涵的認知,構建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要遵循以下原則。
1.開放性
“互聯網+”的時代背景能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互動形式也更加廣泛。自主學習在開放性上的表現為學習者可以自己選擇學習的時間、地點,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進行個性化學習。這樣可以拓展學習者的學習空間,能有效地推動學習者由“教師主體”向“自主學習”轉變,幫助學習者獲取知識和技能。
2.自主性
自主性表現為學生能夠借助各種學習工具和網絡學習資源,根據自身需求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課前、課中和課后自主學習。學生對所需知識和學習資源的選取、問題的解決,都能夠由學習者自己做出選擇和決定,形成自我的認知結構。
3.相對獨立性
自主學習中的“自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自主學習中并不是不需要教師的參與,而是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指導思想來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另外,自主學習強調相對獨立性,并不排斥小組互助、合作探究式學習,對學習遇到的困難,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可以獨立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闡述觀點和交流學習內容,最終找到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和方法。這樣有助于促進自主學習效率的提高和更好地促進自主學習。
(三)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型
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要突破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絡化、信息化教學資源。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給予指導和幫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基于以上認識,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進行高度融合,構建“互聯網+”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將自主學習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自主學習階段。三個階段的自主學習模式如下圖所示。
三、“互聯網+”背景下自主學習活動實施
下面以數控編程課程中臺階軸零件的編程與仿真加工教學單元為例,闡述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活動實施過程。
(一)課前自主學習階段
該階段教師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并結合現有的自主學習環境,根據教學目標創設學習情境,設計課前學習活動。該過程主要通過網絡化教學平臺實現。課前,教師發布臺階軸零件的編程與仿真加工學習通知,并將學習導航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接收文件后,根據學習導航文件,選擇自主學習內容和學習資源,完成課前關于臺階軸加工工藝與編程指令的自主學習。并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展開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個人獨立完成課前自主學習。
(二)課中自主學習階段
在課中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根據課前自主學習反饋,落實臺階軸編程及仿真加工任務所需的知識點,對課前自主學習中的普遍性、代表性問題進行講解示范,任務實施過程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模式展開,分為小組探究式學習、全班討論、作品展示三個環節。小組探究式學習環節,將學生分為8人一組,小組成員按照1∶2∶1的能力水平進行分配,即好學生2名,中等學生4名,差學生2名。小組探究的任務主要是完成臺階軸零件的加工工藝方案制訂和零件的編程。完成小組探究任務后教師組織全班討論,討論臺階軸加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加工程序的正確性,并由師生共同總結編程要點和編程方法。接下來,每個學習小組要結合全班討論的內容,整理本組的加工工藝方案和加工程序,完成零件的仿真加工。最后以小組形式進行作品展示,最終由教師評選出最優加工工藝方案和加工程序。
(三)課后自主學習階段
該階段主要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師在網絡學習平臺發布課后自主學習內容,學生在線完成自我檢測,并在線獲取學習成績反饋,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此外,學生通過完成課后自主學習拓展任務,鞏固新知,拓展創新。對課后自主學習中的疑問可以借助網絡學習平臺小組方式展開討論,最后解決不了的問題與教師展開交流。最后教師根據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教學反思,修改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相關內容,以取得更好的自主學習效果。
通過“互聯網+”背景下自主學習模式構建,解決“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自主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需不斷優化教學理念和教學過程,不斷將新的“互聯網+”信息化技術與教學過程進行有機融合。學生方面,還需優化學習計劃,堅持對學習結果進行總結和歸納,加強小組探究合作式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魏靜.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優化策略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
[2]王洪偉,周姍姍.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15).
[3]趙海霞,陳毓超,樂建兵.基于網絡的協作式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4(2).
[4]聶瑜.基于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下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J].英語教師,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