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 要:民間體育游戲具有取材方便、場地自由、組織自如、靈活多樣的特點,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間體育游戲資源,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筆者根據教育實踐總結出在學校體育教育中開展民間體育游戲,不但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運用,而且還可以在課間有效開展,來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智能。
關鍵詞:民間體育游戲 體育教學 體育活動 大課間 身心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034-02
在小學體育教育中,由于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融入體育游戲,不但能提高學生體育技能和體育興趣,而且還能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效果。民間體育游戲歷史悠久,來源于人民群眾勞動、生活的縮影,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娛樂性,它不但符合小學生好動、好學、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而且易懂、易會,能促進學生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在學校體育教育中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是十分必要的,對促進學生各方面發(fā)展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1 民間體育游戲貫穿學生體育活動中
1.1 民間體育游戲豐富課間活動
課間活動是學生重要的休息時間,為了讓學生在課間獲得充分的休息,就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一些民間的體育游戲,如“老鷹捉小雞、打沙包”等游戲。基于民間體育游戲不受時間、空間及場地的限制,不管何時何地,只要孩子們有愛好,哪怕只是課間10min的時間,在走廊角落里、在座位上,都可以自由的組合、自由的玩耍。由于民間體育游戲不受場地、人數的限制,學生就可以自發(fā)地進行,不但減少了課間無活動參加學生追逐打鬧的問題,還優(yōu)化了課間的秩序,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防止和矯正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部分學生由于時間原因,不愿意來到操場,也可以選擇一些運動量較小的游戲,如“抓沙包、彈蠶豆”可以起到發(fā)展小肌肉動作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之中。
1.2 改編民間體育游戲匯編大課間
大課間活動能鍛煉學生的肌體,發(fā)展學生的基本動作,使學生有序地進入一天的生活和學習。嘗試著將傳統(tǒng)體育游戲編排到大課間活動中,使之有機結合,富有特色。如可以將“一米二米三、木頭人、馬蓮花”游戲的數字口訣配上節(jié)奏較明快、富有童趣的樂曲,錄制出一段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民間童謠。在游戲中學生找好合作伙伴,然后根據兒歌的變化,把民間體育游戲合到大課間中,自然形成了一套具有民間體育游戲特色的大課間。這樣不但形象具體而且情趣盎然,改變了以往韻律操動作單純的狀況,孩子們特別認真,動作到位,起到了良好的鍛煉效果。如利用學生平時課間進行的“跳皮筋”游戲,就可以收集有關皮筋的點、邁、勾、絆、攪、繞、盤、踩、掏、擺、頂、轉等十幾種身體運動基本動作跳法,將其中的基本動作進行帥選、分解、改變、組合等,形成單元教學體系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并進行匯編成大課間的內容,配上歡快的音樂就會形成有特色的大課間。同時還可以借助一些民間體育游戲器械,如陀螺、繩子、墊子等材料,讓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進行游戲,這些也會深受學生的喜愛。
1.3 民間體育游戲走進體育教學
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按教學目標選用適當的民間體育游戲。小學中段的孩子們由于有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可以進行丟沙包、抓尾巴、玩飛碟……還可以在老師適時的提醒鼓勵下自主創(chuàng)新各種不同的玩法。對小學低段的學生,如果沒有老師的激發(fā)引導,小朋友往往表現(xiàn)出左右觀望,不知從何玩起,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以老師為主的傳統(tǒng)體育游戲,如“吹泡泡、切西瓜”等。游戲中教師扮演主要角色,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學生,帶他們盡情玩、盡情笑、盡情跳。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熟悉了,交往也逐漸頻繁了。
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場地器材來進行民間體育游戲的滲透,如在開展利用橡皮筋進行跳高、投擲教學時,就可以利用橡皮筋來進行踩尾巴、抓尾巴、拋接動作、打靶、兩人三足、拼圖、齊心協(xié)力舞龍等游戲,來體現(xiàn)教材的多元化運用,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利用民間體育游戲來進行體育教學的組織和過渡,如“點鼻子、我是木頭人、石頭剪子布”等,這樣不僅使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同時還提高了體育教學組織的有效性。將民間體育游戲貫穿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也體現(xiàn)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學生得到充分地自由。如在“荷花荷花幾時開”的游戲中,在孩子們對這一游戲的玩法已經非常熟悉熟悉的基礎上,還可以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民間體育游戲的靈活性,我們可以把游戲融入學生的體育活動中,課前課后可以開展一些較為安靜的民間體育游戲,不僅減少一些隱性時間的浪費,還能促進各方面的發(fā)展。
2 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
2.1 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民間體育游戲其特點就是將一些基本的運動技能融入到趣味活動中,來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來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跳躍、躲避、柔韌、平衡等身體機能。如“中間人”游戲就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投擲能力,“跳皮筋”游戲就可以發(fā)展學生下肢力量,積極地改善學生的跳躍能力,“斗雞”游戲就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平衡能力。在民間體育游戲中,學生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許多知識,而且還發(fā)展了運動、方位、距離等重要知覺。如“拍手背、腳尖腳跟腳尖踢、龜兔賽跑”等游戲都能較好地發(fā)展各年級段的學生的各類知覺。
2.2 促進學生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學生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是學生生長發(fā)育和個性發(fā)展的基本需要,是實現(xiàn)個體社會化發(fā)展過程所必需的。民間體育游戲中包含很強的社會交往成分,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集體交往環(huán)境。如進行“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就可以在游戲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結互助、積極勇敢、頑強等優(yōu)良品德。為了達到游戲的目的,學生必須學會與人相處,團結友愛,相互理解,控制自己的行為,共同努力,協(xié)調一致,從中發(fā)展了學生交往能力。
兒童在情感過程中帶有不隨意性、不穩(wěn)定性和膚淺性,易受興趣的影響。而很多民間體育游戲符合兒童的興趣,對兒童情感的發(fā)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再加上很多民間體育游戲組織上不必有很長的排隊時間,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在自由、寬松、愉悅的氛圍中練習身體動作,再者民間體育游戲有競爭、有規(guī)則、有趣味、具有很大的娛樂性。學生參加游戲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娛樂,可以滿足學生精神上的某種需要。學生在游戲中爭相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夸張的動作,情緒飽滿,心情愉快,所有的煩惱、恐懼,不快都不復存在。在民間體育游戲中學生受到感情的熏陶,充滿著熱情,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和諧發(fā)展。
2.3 促進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
民間體育游戲也有規(guī)則,在游戲中對學生行為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只要學生遵守規(guī)則,就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時在游戲中,學生會不斷克服自身弱點,遵守規(guī)則,選擇并忍受當前的挫折和不安,鍛煉自己承受挫折、失敗的能力。游戲中,一旦學生進入了游戲情境中,就忘記了自己日常的身份,而沉浸于游戲情境中,體悟“游戲性體驗”。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地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過程中,其行為的堅持性獲得發(fā)展,意志獲得發(fā)展。如在“跳皮筋”游戲中,設計以點、跳、踩、勾、轉的單個動作和簡單的組合練習,設定了3個練習高度,分別是:腳踝、小腿中部和膝關節(jié)處,學生在練習中不斷的去攻克難關,即增強運動的強度,增添練習的趣味性,還可以在競爭中促進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
3 結語
民間體育游戲簡便易行、經濟實惠,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間體育游戲資源,創(chuàng)設良好的民間體育游戲環(huán)境,循序漸進地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合理使用,相信會讓孩子在校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快樂、更加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 季瀏,汪曉贊.小學體育新課程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魏錢兵.小學體育課堂因游戲而精彩[J].新課程:小學版,2009(2):71-72.
[3] 孫建東.淺談中小學體育教學游戲化[J].中學教學參考,2009(3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