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波
【摘要】小學一年級學生對數學的認知不夠,要求不再是會做簡單的認識數、會寫數,而是要認識數的組成以及基本符號的意義等,要在游戲中來探究。
【關鍵詞】游戲互動;激發興趣;課堂效率
一、背景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游戲能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意識,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數學游戲與低年級兒童好奇、好動的年齡特征相符合,很容易被兒童接受。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巧妙運用,將游戲有效地引入課堂,開啟師生課堂知識探求之旅。
二、案例描述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6——4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并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能借助圖畫正確分析題意。
(2)會用6和7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訓練學生根據圖畫正確表述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6和7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讓學生學會觀察、分析,能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正確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游戲互動,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游戲好不好?(生:好。)
師:游戲一:老師左手里有4支彩筆,右手里有2支彩筆,請問老師手里一共有多少支彩筆?(生:6支。)
師:游戲二:老師手里一共有7支彩筆,左手里有5支,請問右手里有多少支?
(生:2支。)
師:同學們真棒!請同學們模仿剛才老師的語言和動作,同桌之間做“你做我猜”的游戲。(游戲3分鐘結束)
師:從剛才的游戲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運用數學解決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生:好。)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把看到的內容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2)教學大括號和問號:
①師:圖中還有哪些你以前沒見過的數學符號?你知道它們代表什么意思嗎?
②師解釋并驗證學生的猜想大括號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問號表示要求的問題。接著出示幾種開口方向不同的大括號,引導學生理解大括號和問號合在一起表示的意義。
③看圖完成算式
(引導學生分析第46頁的圖畫)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圖里有些什么?
生:一群兔子在采蘑菇。
師:左邊有幾只?(生:4只。)右邊呢?(生:2只。)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求一共有幾只。)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生茫然)你能不能看出這道題和我們前面做的哪個游戲相同?(生:游戲一。)師:你能用“游戲一”的語言把這幅圖的意思說一說嗎?
生:圖上有一群兔子在采蘑菇,左邊有4只,右邊有2只,一共有幾只?
師:真棒!求一共有幾只,要把兩部分合起來,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圖畫下面的算式。然后指名回答,師板書:4+2=6
(引導學生分析第47頁的圖畫)
引導學生把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進行比較,發現不同之處,自己去表述圖意,要求學生結合“游戲二”進行表述。
指名敘述圖意:荷葉上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有,還剩幾只呢?
生完成算式,師板書:7-2=5
師:如果把“?”放在另一邊,該怎樣列式呢?(如有困難,師引導)
生思考并回答:7-5=2(師板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然后說一說自己“想”的過程。
對完成好的學生,每人獎勵一個笑臉。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認識了“大括號”,并且知道了它的意義,還學會了根據問號的位置來確定列式方法,同時還學會了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你平時要留心觀察。)
三、案例反思
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目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采用了游戲導入課題,此案的游戲導入有其獨特之處,可謂別具匠心:
(一)游戲互動,激發興趣
現代教育家斯賓塞說:“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的教育帶有樂趣。”而在課堂中引入游戲與低年級兒童好奇、好動的年齡特征相符合。為體現“課堂教學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的新課程理念,教師在課題導入環節設置了游戲互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精神情緒上感到輕松愉快,給課堂帶來更生動活潑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中,學生精神振作,思維活躍,在不知不覺而又積極主動的狀態下,開始了一節課的學習,給課堂注入了活力。
(二)游戲巧用。鞏固舊知
案例中的課堂導入,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游戲中,對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復習,使學生對6和7的組成以及加減法印象更加深刻,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同時,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也有了更為充分的了解。
(三)游戲搭橋,突破難點
此案例的游戲導入不只是激發興趣,鞏固舊知,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是用6和7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學會觀察、分析,表述題意,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當教師要求學生對第一幅圖的題意進行表述、提出問題時,學生都感到很茫然。這時,教師趁機對學生進行引導:你能不能看出這道題和我們前面做的哪個游戲相同?(生:游戲一。)師:你能用游戲一的語言把這幅圖的意思說一說嗎?這樣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圖上有一群兔子在采蘑菇,左邊有4只,右邊有2只,一共有幾只?當教學第二幅圖時,學生就能輕松表述了。這樣對于一年級學生很難懂的知識,在游戲的幫助下,很容易就解決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見,本節課的課堂游戲導入既激發了興趣,鞏固了舊知,又能與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真可謂“一石三鳥”!因此教師要有一定的智慧和敏銳的捕捉力,對游戲巧妙設計,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獲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