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人們重視的話題。因為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的特殊性與專業性,高中生物教學成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高中生物教學的最終目的。本文對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加強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教學實踐
一、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枯燥乏味,學科特點不明顯
高中生物教學,并不是普通的文學類科目。生物教學內容中有著大量的具有科學性的內容,這是它與其他學科的最主要的區別。但是,很多的授課教師都沒能把握住這一點,在課堂上只注重課本知識點的傳授,而沒有充分發掘知識的科學性與實踐性,導致課堂枯燥乏味。生物探究課程變成了課本背誦課程,嚴重打擊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降低了課堂效率,使學生的思想模式僵化,影響了學生思維模式的塑造與形成,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形式主義泛濫
很多授課教師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實際需求。而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將各種不符合教學實踐的內容強加到課堂上,以實現自身在教學任務之外的目的。很多時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將教學活動變得不純粹了。例如,教師在授課活動中利用多媒體教學,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全程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沒有板書,不結合課本,這就不符合實際要求了。還有一些老師,“積極”響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號召,為了響應和響應,導致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極其不符,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影響教學進度,反而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模式缺乏創新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但是如果師傅本身就存在問題,又如何保障學生的學習狀況。生物科學領域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較慢,時至今日,生物教育也沒能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發展模式。這就導致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極度缺乏優秀的生物教師與研究人才。而優秀教育人才的缺乏又使得教育模式的改革缺乏推動力,教育模式創新發展缺少活力與前景。當前高中生物教學還是以教師授課為主,沒有充分發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相反還會對學生的積極性造成消極影響,不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
(四)教學設備落后,硬件設施不足,教學環境差
很多學校對教學環境的重視程度較低。生物學科這種科學性、技術性極強的學科本應該利用大量的實驗設備來進行教學工作,但遺憾的是,大多數學校都沒有這樣的條件。這也反映出當前我國在生物教學領域存在的不足。學生們只能發揮自己的想象,來思考細胞、生物、基因等科學概念。這嚴重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與觀念的養成,不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改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趣味性
針對上文提到的問題,授課教師應該注重生物教學的科學性與實踐性,不可以一味的講解書本上的知識點,而是應該運用多種方式提高所講內容的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使學生能夠深入的了解生物學科的奧秘,提升課堂興趣,提高自身的積極性,努力發散自己的思維,促進核心素養下思維模式的培養和科學態度的養成,加速高中生物教學改革進程。
(二)理論聯系實際,破除形式主義
這里并不是說形式主義一定是不對的,畢竟形式可以使教學活動更加規范。而是說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要充分注意實際情況,注意學生的需求,以此來確定教學方式。絕對不可以為了迎合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而盲目的“創新、改革”,卻沒有真正注意到學生的發展需求。像上文所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過于依賴,還是要聯系課本。同時,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將課本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的聯結使學生形成健康生活觀念,促進核心素養的養成與發展。
(三)培養優秀教學人才,加大生物教學投入,改進教學模式
協調各方力量,促進生物教育體系的發展完善。同時,調整人才培養策略,努力為高中生物教學提供大量優秀教育人才與研究人員。加大資金投入,改善高中生物教學環境,為其提供必要的設備設施,輔助教學。轉變原有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思考,培養發散性思維,促進核心素養的養成。
(四)開展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訂立生物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并定期進行規劃總結,時刻監督自身計劃的執行狀況。教師也要時刻監督,為學生發展保駕護航。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制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獨特的價值評價體系。這有利于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小結
核心素養的培養與高中生物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生物教學內容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另一方面,在核心素養的形成過程中,還可以具體指導學生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本文對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發展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