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芳
【摘要】大量的語言積累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必要條件。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選擇,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而不是以老師的好惡代替學生的意愿,把積累變成硬性灌輸的過程,以至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熟讀背誦,在誦讀中積累語言。教給學生適時應用所積累的內容。
【關鍵詞】語言積累;語文素養;自主意識
大量的語言積累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必要條件,而目前小學中年級學生語言積累的現狀遠不能適應語文素養提高的要求。從客觀上看,課堂教學中大量的分析、講解、問答、交流等削弱了學生讀書的熱情,造成輸入少,積累少,語言營養不良的現實。再加上現代化傳媒手段的運用,電視、電話、動畫快餐等界入,替代了大量書面語言的實踐機會。從主觀上看,現在這批學生,都來自“2+2+1”家庭,眾星捧月,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事事依賴長輩,造成學習上缺乏主動性,懶得看書,更不要說主動積累語言。很多精美的詞句、精釋的片段、文質兼美的典范作品與孩子們擦肩而過。如何引導學生積累,我作了以下嘗試:
第一,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選擇,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而不是以老師的好惡代替學生的意愿,把積累變成硬性灌輸的過程,以至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年級學生不權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還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他們的自主意識較強,根據這一特點,我就讓他們在互動交流中,在動口、動手、動腦中感受語言,積累語言。例如,在教學第四單元課文后,文中出現的“莫名其妙、疑惑不解、人困馬乏、人仰馬翻、狂轟濫炸、汗流浹背”這幾個成語有積累的價值,都是描寫人物的詞。在理解成語的基礎上,我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積累,有的同學相互合作,一個同學做動作,一個同學根據動作說出相應的成語;有的則拿出一張紙,根據成語畫出相應的圖畫上,以此來促進自己的誦讀記憶;整個學習過程學生學得輕松、興趣濃厚,這必然提高了語言積累效果,培養了學生自主積累的意識。
第二,強化熟讀背誦,在誦讀中積累語言。《教育心理學》指出:“在兒童的記憶倉庫中,豐富的語言材料的儲備,是理解和運用語言能力的必要條件,也就是提高思維能力和智能活動水平的基礎,這個儲備的手段,就是背誦。不背誦是不會將規范的局面語言‘植入記憶的倉庫,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為此,我非常強調學生的朗讀、背誦訓練。而且為了激發學生的背誦興趣,我建立了“語言銀行”。首先建立語言銀行組織機構,我當行長,課代表當副行長,組長是營業員,全班同學為儲戶。師生一起制作了儲蓄卡,包括封面、帳戶登記,計分欄、等內容。要求儲戶在該組的營業員處背誦,背誦一次,營業員在“存折”上記下“日期、內容和積分”。儲蓄分定活兩種:定期是讓學生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課文或語段,達到基礎“背誦量”;“活期主要是背誦文中沒有提出背誦要求的語段;或者是背誦課外經典詩文。活動過程中引入獎勵機制,堅持每月“通報”儲戶的積分,并據此頒章、頒獎。對完成指定背誦內容的儲戶,頒發“遵守制度獎”;根據“活期儲蓄”積分,評選并頒發“優秀儲戶章”。當孩子們佩戴上時,他們臉上寫滿了自豪。為了鞏固背誦成果,期末復習,借用銀行“存取自由”的特點,我引導學生復習前期的背誦內容:先讓同學們回顧“儲蓄須知”,然后對學生說:“既是銀行,肯定是存取自由,那你就會越來越貧窮。如果我們在復習中,抽查到你原來存入的段落或文章不能背了,就視為你已經把這筆款取走了,必須再次背誦后才能重新存入。”同學們生怕自己的“儲蓄”成果遺失,成為“貧困戶”,都爭先恐后利用課余時間加緊背誦。“語言銀行”讓學生對背誦大感興趣。從期末檢測看,除了少數人沒有背誦全外大多數都能背誦量達到要求。可以說,“語言銀行”讓學生記憶長上了翅膀。
第三,教給學生適時應用所積累的內容,現在大家都比較重視通過文本閱讀為積累而積累,而比較忽視通過實際運用來實現真正積累的目的。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每學完一篇課文,我總是騰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例如,在學習《和時間賽跑》后,我又和學生一起收集了感嘆時光易逝,應該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然后,我創設了這樣的語境:小冬是個三年級學生,他頭腦聰明,但上課時不能認真聽講,作業也不能及時完成,有時甚至不做,只想著玩,面對這樣一個朋友,你將怎樣勸他呢?現在小冬就在你面前,請你用剛才積累的名言警句勸勸小冬。這時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說:“小冬,上課不專心聽講,怎么能學到知識呢?古人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你到老了,后悔可就來不及啦。”有的說:“小冬,不做作業,怎么能掌握老師所講的內容呢,只知道玩,你會后悔一輩子的,古人說得好:‘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勸你馬上改正,還來得及。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和我們一起努力吧。”久而久之,學生在這種拓展性的語言實踐運用中,強化和內化了自己的語言積累,實現了語言積累的真正目標。
在教學中,我深切地體會到學生的語言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作為語文教師只有堅持不斷開拓創新語言積累的有效途徑,才能讓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起來,生活更加精彩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