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君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提出和實踐,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如何對中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也就成為不少職高教育者非常關注的問題。因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的用才新要求。鑒于此,在中職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語文教師就要利用好語文這門學科的優勢,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最終讓中職語文教學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語文;自主學習;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5???????????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86-01
在素質教育當中,中職教育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需要中職教師在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并努力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除此之外,語文教師也要讓學生掌握好語文技能,讓學生通過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一、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
只有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了一定興趣,他們才會進行主動探索和學習。然而如何讓中職學生對語文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就需要語文教師通過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可以讓他們通過小組學習,從中深刻感受到學習語文其實是一件很輕松、很快樂的事情,這樣有利于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興趣進行激發。
比如教師在講到中職語文蘇教版的《拿來主義》這篇文章時,首先就要為學生創設具有歷史氛圍的教學情境,先讓學生對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一個清楚的了解,然后再把送去主義和送來主義這兩個觀點作為課程主題,讓學生可以通過這種辯論賽的活動形式來發表自己對拿來主義的理解和看法,這樣的教學模式就能讓學生的探索欲望不斷加強,讓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想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語文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引起學生更多的思考,通過引導式的提問讓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比如教師在講到《勸學》這一個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提問,在勸學這篇文章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精神呢?作者的學習態度是否值得大家去學習呢?通過這種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就能讓他們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自主探索和研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對教學問題進行設計時,要根據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進行設計,當他們大致了解了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后,也就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去提出新的問題并有效解決問題,從而獲得豐富的語文知識。
二、關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自主學習方法的研究
(一)組織豐富、有趣的主題活動,保持學生的學習動力
要想讓學生始終對語文教學保持著學習動力,并找到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就需要語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組織不同的主題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到《雷雨》這篇文章時,就可以組織一個主題活動,可以讓學生通過話劇表演的形式來對文章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外貌特征以及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梢园褜W生分為幾個小組,在每個小組演繹過程中教師要讓臺下學生做好筆記,記錄重要的臺詞語句,等活動結束后再寫出這篇文章的活動感受,而教師最后也可以根據每個小組的表演情況,給予適當的獎勵。
(二)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語文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以外,也要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讓他們通過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理解并掌握好相關的語文知識。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理念以及學習方式,在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一遍,遇到不認識或者不懂的語句通過小組學習模式,對問題進行依次解決,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小組討論結束之后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然后教師再對問題進行全面解決。最后,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具有我國傳統文化內涵的課外讀物,也可以通過召開讀書活動、閱讀比賽來幫助學生形成主動閱讀、主動學習的習慣。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語文教師要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滿足新課改的教育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幫助學生在今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職業素養較高的綜合性人才。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和突出學生的教學地位,并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讓中職學生對語文課程產生興趣,最終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艷杰.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語境語感:深化職高語文教學[J].中國高新區,2018(8):77.
[2]白莉.談職高語文教學中的賞識策略[J].才智,2018(7):154-155.
[3]楊清華.針對職中生實際探索語文教學有效性[A].教育向導編委會.2018年2月向導-教育導刊論文匯編[C].教育向導編委會: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