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朦朦
摘 要:高校排球隊的訓練不同于專業隊的訓練模式,專業運動員訓練周期長,高校運動員只有4年訓練時間,身體素質、環境也不同。且排球是一項集體性和對抗性較強的運動項目,其每一個動作的完成都具有時間短、技巧性強、空間爭奪激烈的特點。本文對普通高校排球隊員理解能力、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專業意識、自身特點、學校環境,等問題進行研究。為高校排球隊訓練科學的安排訓練計劃、內容,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普通高校排球隊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普通高校 排球隊 現狀 訓練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026-02
1 普通高校排球隊現狀
1.1 缺乏系統訓練
目前,各個高校都組建了自己學校的排球隊參加大學生排球比賽,由于高校體育老師都有自己課時教學任務,學生不同年級的課程時間也不同,如果人來不齊進行訓練會造成技術和戰術的脫節,所以師生只能在同時都有的空余時間組織訓練工作。因此大部分高校老師都是在比賽前給隊員進行集訓。
1.2 隊員綜合素質較差
綜合素質包括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因為高校學生范圍較小,在隊員選材上有限,近幾年國家體制測試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作為隊員必須有相應的身體條件參加訓練。因為高校排球隊隊員并沒有大賽經驗,因此,心理素質也需要周期性和長期堅持訓練。排球運動五項基本技術在訓練周期短,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培養一批綜合素質強的隊員是有一定難度的。
1.3 專業意識差
在高校排球隊中,運動隊員具備了一定的思維分析能力,對基本技術有一定的掌握能力,但是在接球的過程中預判、球感和取位能力意識較差,沒有鉆研問題,開動腦筋的好習慣,在訓練中隊員競爭意識較差導致在積極性不足,之前沒有接觸過排球比賽經驗少,在每一次擊球時沒有強烈的戰術目的性,遇到困難球時隨機應變能力較弱。
1.4 隊員的自身特點和個體差異
在排球隊訓練中,一批運動員老師教授基本技術后每個隊員不同的身體素質、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訓練時間造成隊員個人不同特點,教練需要設計本隊有利于發揮不同隊員的特點的戰術,使技術水平得以提高,在高校特殊的環境里進行短期又不系統的訓練模式,對排球隊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1.5 新老隊員交替頻繁
在高校帶隊過程中,因為在校時間僅為4年,有的專業需要實習,通過一兩年的訓練和磨合,有能力上場比賽的隊員只能參加一屆比賽,得到大賽經驗的磨練又該畢業了,老隊員的離隊使新一批的隊員需要技戰術的磨合導致隊伍技術水平和心理狀態不穩定。
由于高校排球隊,從隊員入校以來對排球無基礎,無了解進入排球隊沒有得到系統的訓練,在技戰術上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不在技術訓練中重視起來將對排球隊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比賽成績上不去導致隊員訓練積極性不高,影響隊伍的發展,所以,教練在訓練中應有計劃地對隊伍水平進行提高,這個問題也是高校排球工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2 完善排球隊訓練方法措施
2.1 重視運動員的技術練習
因為老師教授的學生是沒有排球基礎且高校運動員,在講解示范技術動作的過程中,應該在學生能力范圍之內使隊員能夠較好地領會技術動作,大學生中,應該注重基本功訓練,動作如果形成錯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糾正錯誤動作,這對運動員的發展設置了障礙。對于接受能力慢的學生教師應該手把手教,使沒有掌握好技術的隊員建立信心獨立完成技術動過。重要的過程在隊員練習的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反饋,對于個別隊員個別對待。
2.2 注重培養全面的二傳
二傳在隊伍中是一個場上的靈魂,它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高校排球隊伍中,因為專業意識較差所以一個技術全面,心理素質好的二傳可以領會教練的意圖,穩固隊員的情緒,在場上對隊員的技戰術進行合理的分配,是隊伍的凝聚力得到穩固的體現。在比賽中控制比賽的節奏,使隊員的技術在比賽中得到充分發揮。
2.3 新老隊員訓練的不同內容
在高校排球隊伍的建設與發展中,因周期性較短新老隊員交替頻繁,教練員帶領領老隊員進行賽前訓練計劃的的同時也要兼顧新隊員的培養,把基本技術動作打牢固,有助于以后比賽技戰術訓練的提高。
2.4 加強理論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高校的排球隊伍訓練環境和氛圍還是不夠專業,除了正常的教學訓練以外,需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看些技術動作教學視頻,和比賽技戰術的視頻,從中刺激學生感官和視覺,使學生提高自己對技術動作模仿能力和獨立分析的能力,技術動作的理解能力,調動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并結合日常實踐訓練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被動學習訓練,變成主動學習,改正自身錯誤動作完善技戰術的專業意識。
2.5 重視隊員的專位練習訓練
在排球隊中6個人每一個隊員都有自己在比賽中的位置,不同的位置防守位置和進攻位置也不同,因為高校排球隊技術水平不如專業隊水平高,要組成一支隊伍,教練員需要根據每個隊員的特點對隊伍的發展設定適合自己的專位,使其有目標有針對性的位置練習,在專位接力量大小、方向不同的來球,使隊員對自己的位置范圍內的球有一定的控制球的能力。扣球、防守、在轉位練習時隊員在其位置上達到最大的價值。
2.6 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
多數隊員缺少大賽的磨練,碰到強隊或本隊逆境時會導致心理波動,在比賽前會出現不同的心理狀態,比如,過度緊張、興奮、冷漠、不鎮定、自我懷疑和盲目自信。教練員不但需要實踐訓練更需要心理訓練,在實踐上給隊員創造比賽的機會,培養隊員自覺、頑強、堅韌、自制的意志品質。并給予隊員鼓勵、刺激、誘導和強制法。在心理上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挖掘學生的心理潛力能力和自我控制調節。對隊員進行心理動員,分析比賽的任務和對手,對每個隊員進行不同心理調整。比賽完對身體肌肉進行放松練習,在心理上隊員自我語言暗示放松,進行自我動員。
2.7 以賽代練
比賽是衡量一個隊伍的整體水平,通過比賽可以體現出隊伍的一些問題,學習對方的優點,完善本方的弱點。教練員可以在大賽前進行短周期的比賽作為訓練手段,鍛煉隊員的意志品質和能力。檢驗技戰術在比賽中發揮的是否穩定或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新的戰術。在平日的比賽中根據每個隊員的情況做好記錄,在正式比賽中給隊員配備做參考。加強隊員適應比賽的節奏和隊員之間的磨合,采用有效手段,使運動員保持對比賽的興趣和自我提高的欲望,端正比賽動機制定正確的策略來實現。
2.8 技戰術相結合的訓練原則
規范技術動作是戰術和比賽的基礎,排球運動是隔網團體項目需要隊員之間的配合才能完成攻與守的任務,為了比賽時能夠有好的配合,日常實踐中需要技戰術的練習,在技戰術的攻防中練習傳、發、扣、攔、墊五項基本技術,根據本隊的技術水平制定合適本隊的戰術,養成隊員個人戰術意識,它是集體戰術的技術和關鍵,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步采用串聯和整體配合訓練,使運動員掌握比賽中技術之間的練習規律。高校隊伍隊員必須培養戰術意識,但這并非一朝一夕所得,需要經過訓練和時間的磨練。只有技術沒有戰術意識,訓練中表現很好比賽時就發揮失常,稱為“訓練隊員”。
3 結語
在普通高校的排球運動訓練中,結合打大學生隊員的個人特點和訓練環境,有效安排訓練方針,解決高校目前面臨的困難和不足之處,大學生具備一定的模仿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從實踐中提高他們對排球的認識,提高技戰術水平和心理水平,為大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 宋元平,儲慶桂,王淑珍.高校排球隊課余訓練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5(3):372-375.
[3] 熊堅,羅睿,陳寶弟,等.排球隊賽前適應性訓練方法研究[J].運動訓練學,201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