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峰
【內容摘要】智慧環境下,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得到了更大的想象空間,信息的交互效率也變得更高,使得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促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對智慧環境中的課堂交互對提高數學教學效果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智慧環境 課堂交互 數學教學 效果研究
智能教室的出現使得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無論是在教學方式上還是在學生的學習效果上,良好的改變非常明顯。新技術的引入,使得信息交互變得更加順暢,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都能夠對其加以利用,提高彼此之間的信息交互能力。學生在這種模式下,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一、智慧環境下課堂交互對課堂教學效果影響的調查與分析
對學生開展調查與研究,了解到學生在智慧環境下進行的課堂交互學習方式,有以下不足存在:
1.教學形式流于表面
課堂教學互動開始時,教師十分重視課堂交互環境的預設,也爭取為學生預設一個較好的交互環境,教師在教學中雖然很重視讓學生進行場景的體驗,并合理利用電子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設計活動。但是很多教師對智慧教學理念理解不足,始終認為其主要的教學方式是將紙質書籍轉為電子書籍,具體的交互也與原有的課堂交互沒有本質區別,所以在教師沒有充分認知智慧環境下課堂交互的真正內涵時,所開展的教學方式多流于表面,不能發揮出該教學方式的優勢。
2.教學內容單一
借助于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開展交互式教學方法能讓教學的內容更顯豐富。原因是傳統教學信息來源渠道十分單一,但智慧課堂教學理念推行后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可以充分的借用互聯網資源為學生傳授知識。然而現在很多教師還沒能意識到這一點,依舊是以教材內容為主,增添一些輔助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而沒有讓學生自己進行材料的搜尋和整理,通過網絡社區形式的小組討論,選擇適宜學習的內容,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讓學生的互動性更好[1]。
3.教學方法選擇不當
智慧環境下的課堂交互教學方式的應用,可以配合各類常用的教學方法。如,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進行互動,進而能解決自己出現的問題;或者教學中使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渲染,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到師生互動中。其實這些方法的應用均可行,但現在很多教師教學方法使用過于保守,只能通過提問、解答的方式完成互動,使得課堂上的交互效果欠佳。另外,部分教師選擇小組合作的方式,但是選擇的討論話題沒有太大的爭議性,使得整個互動小組氣氛異常冷清,最終導致學生對這種互動方式感觸不大,加之部分學生在回家后通過即時通訊設備進行討論,若話題的討論性較差,會導致整個虛擬社區討論小組人員關注度下降,部分組員甚至不是很重視,討論時本著“聽之任之”的態度[2]。
二、智慧環境下的高校課堂交互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策略
1.智慧教學環境下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提高
在普通多媒體教室當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互動形式非常單一。教師通過提問、講解和指導來開展教學工作,在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進行互動研究時,僅能通過語言的形式進行信息的交互,從整體上講學生仍然處于相對被動的學習環境當中。利用智慧教室進行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更多先進技術的有效應用,向學生展示更加生動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師的評價。學生不僅可以在智能環境當中進行積極的討論與意見表達,還可以通過媒體進行很好的自主學習和評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時,必須要重視技巧和引導的程度,防止過多的引導使得學生自我探究的機會和時間變得更少。應當將學生做為主體,將更多的時間和探究空間留給學生。
例如:在《三角函數》教學中,部分學生在作業練習中體現出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的圖像認識不清的情況,導致學生后期做題出現很多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根據教學中的反饋進行教學計劃調整,開展針對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的專題圖像識別課。讓學生在課下收集資料,查詢相關內容,尋找兩個圖像之間的最大化差異,學生通過各類方法收集資料,自主開展小組合作交流,雖然也找到一些好的方法,但在具體實用時依舊感覺收效甚微。通過互動交流,其中一個小組提出這樣的關點,既正弦函數可以以y軸為中線進行對折,圖像重合。余弦函數是以y軸為中線呈現出中心對稱的圖形。這個觀點十分新穎,且簡單明了,方便實用。所以教師讓其他小組學生討論這個想法提出的可行性,大家經過驗證,發現這種方法十分可行,且容易記憶,教師需要對這個小組的同學進行表揚,同時也可以讓小組之間進行經驗交流,進而全班共同進步。
2.智慧互動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情感參與
課堂教學中若學生將情感融入其中,必然會讓教學的互動效果更佳。學生現在對智慧教學有著高度的熱情,所以在行為參與上面會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具體的效果不甚明顯。日后的教學設計以及活動流程組織方面的改進與強化,是提升學生行為參與度的有效途徑。
當前智慧教室教學實踐研究中,需要結合數學的學科特點,開展“練習-反饋式”“協作式”“連接式”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中《圖像的平移與翻轉》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提供有關“軸對稱”的趣味性圖片,并再為學生展示剪紙藝術圖片,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這些平移方式與我們今天講的平移方式有哪些不同之處。通過漸進的連接式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對知識有更多的情感認知,進而能積極的參與到互動中來。另外可以在教學中將一些具有學科特色的教學APP或智慧教室的“及時反饋”功能深入的進行實踐性的研究。
智慧環境下的高效課堂交互能力,使得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這種環境下,教師能夠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得到更好的了解。利用高效的信息交互能力,課堂當中的每一個個體都能夠更好的將自身想法發揮出來,更好的進行交流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李祎,鐘紹春,周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智慧教學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5):12-13.
[2]張屹,祝園,白清玉,等.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特征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06):32-33.
(作者單位:珠海市斗門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