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步高
【內容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設計要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在首要位置,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人物、教師為主要引導人物。這就要求著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在課堂中親身體驗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所蘊含的大量的生活情境,以此幫助中學生更好的掌握道德與法律基礎知識,提升其基本素養。而生活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帶領學生走進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幫助學生理解某一道德與法治問題的背景和本質,而且對于激發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鍛煉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關鍵詞】生活情境 初中教學 道德與法治 應用探究 教學策略
生活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并且結合著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愛好興趣,創設能夠激起中學生共鳴的情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走進教師所創設的環境中,最終實現啟發學生思維、激起中學生對于本學科的學習愛好與興趣的效果。因而,本文就對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應用進行了一系列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使這一有效的教學方法更加廣泛地運用到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之中。
一、對新教材的認識
新的《道德與法治》教材以初中學生的生活為切入點,以引導和培養中學生的道德觀和法治觀為教學的根本目的,通過大量的文字介紹和故事案例的引入去提升學生對于這一學科的認知和理解,以求提升中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根據新教材的特點,教師就要時刻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以學生現有的知識和實踐為基礎,開展生活活潑、形象靈活的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讓學生在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體驗與踐行。與此同時,教師在本學科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將生活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一些實踐活動,切實達到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讓道德和法律來規范、約束中學生日常行為的教學目的。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創設情境的原則
1.遵循新教材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新教材將學生視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所有的知識點介紹都圍繞著中學生展開,案例與故事的增添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某一道德與法治問題,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水平。因而,中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創設情境就需要遵循新教材的教學理念,在教案設計時就要充分思考某一問題以何種情境引導的方式更能讓學生完整體會到其背景和意義,更能幫助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與核心。
與此同時,新教材內插入了大量的圖片和小故事,并設置了相應的問題以引發學生的關注和思考。這就需要中學教師在教學時要恰當運用這些圖片與短小故事,并結合著書本中的問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實際生活現象中去思考與每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積極引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
2.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而設
中學生正處于認知結構和理解能力發展的黃金階段,對于一些道德問題和法律問題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觀點與看法,因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設置輕松活潑、簡單易懂的生活情境。與此同時,教師在情境教學中還要格外注意生活情境要貼近中學生的實際生活,選取的例子既不要過于遙遠,也不要過于老舊,要和中學生的興趣愛好相關,以更好地吸引中學生主動走入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之中,感悟某一知識點的精髓之處。
三、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應用
1.聯系生活,豐富課堂
道德與法治源于生活,并最終要化歸于生活實踐之中。而在以往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部分中學教師并沒有重視到本學科的生活化基礎,一味地將教材中單一的文字和內容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空泛地為中學生講解某一內容、解釋某一現象、解決某一問題。
因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時跟上教材更新的腳步與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步伐,在日常教學中時刻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教學內容,豐富課堂形式。比如,在對《深深淺淺話友誼》這一節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就可以讓中學生思考“朋友對你而言是什么?”“當你遇到困難時,你的朋友有沒有做出令你感動的行為?”“有一天你和朋友因為一點小事進行了爭吵,事后你平靜了下來很是懊悔,這時你該怎么主動去和朋友溝通,解決你們之間的矛盾?”通過這種生活情境的創設,學生能及時地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去思考“友誼”對于一個人一生的重要作用,也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友誼觀,通過實際生活情境的創設了解怎樣去珍惜朋友、維護朋友間的友誼。
2.運用新媒體創設生活情境
多媒體設備已經是當代學校教育的必備工具,它集圖片、文字、音頻、視頻于一體,可以將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內容以形象化、立體化的方式向學生呈現,這樣既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帶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因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必須重視如何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創設生活情境的有益實踐,它能讓中學生在角色體驗中體會到要用嚴格的道德標準和法律標準來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讓自己做一個有良知、有道德底線、有法律觀念的良好公民。而新教材中大量的事例就是角色扮演的最佳劇本,比如在對《走進法治天地》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內的案例,并邀請學生扮演案例中的主人公,讓學生把教材文字形象化的表演出來,幫助全班學生在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法律時刻伴我們成長,所以我們要知法、懂法、善于用法保護自己。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生活元素的基礎之上,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等要點,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以實現提升學習水平和掌握能力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月刊,2017,6(4).
[2]彭曉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21):163-164.
(作者單位:撫州市黎川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