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霞

摘 要:估算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教師要不斷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估算習慣,要滲透估算方法,驗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進行推理判斷,并且以生活實際出發,結合教材內容編排教案,強化估算思想的實用性。
關鍵詞:估算;小學數學;實用性;生活實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4-0079-01
不同于精算,估算是對數值、結果、事物價值進行大致推測與評估的過程。在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中,估算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而在數學課本上,卻很少提及其重要性。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深化計算方法的多樣性運用,不斷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估算習慣,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數感,強化對事物價值的認知,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
一、驗證計算結果,發現錯誤
“學而不思則罔”,將學習與反思相結合,才能使人進步。學生在做計算練習時,時常馬虎算錯,若每道題都精算多遍,不僅費時費力,更使得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師要滲透估算方法,驗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以此來發現、反思錯誤并及時改正。例如,在教學“筆算除法”時,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四則運算的規律,但是由于計算比較煩瑣,知識枯燥乏味,所以容易混淆出錯,而為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的估算知識,可使學生更加理解問題的邏輯是非。加法算式中的和應該大于或等于其中任何一個加數;而減法則與之相反,差應小于或等于被減數;求平均數時,結果應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例如,某幼兒園中有小班學生25人,平均為5歲,大班學生30人,平均為6歲,請問幼兒園所有學生的平均年齡是多少?有部分學生將算式列為(5+6)÷(30+25)=0.2(歲)。相比于直接告訴學生正誤,更應該引導其自我分析,這樣既可根據常識了解到2個月的嬰兒尚在襁褓,又可根據平均數估算法得知,0.2比5要小得多,顯然,這個計算結果是錯誤的。另外,在筆算除法1111÷11時,很多同學會迅速得出11的結果,在不需精算的情況下,可估算出商是3位數,而確認正誤。快速、熟練地掌握驗算技巧,還需要學生勤加練習,教師悉心指導。在抽象的數學知識面前,教師的指引尤為重要,學生要學會自我思考,領悟規律,在大腦中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邏輯思維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二、進行大小比較,推理判斷
在學習比較整數大小時,學生基本不會出現突出問題,而在兩分數大小比較中,對于初學者來說,則有一定難度。教師引導學生從正確的角度看待問題,選用最簡便的方式,快速地找到答案,才是激發學習興趣、活躍思維、提高學生推理判斷能力的關鍵所在。例如,在教學“分數通分”時,因為在學生的認知中,整數大小比較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經常會出現因3>2,而誤認為■>■的想法。要徹底使學生內化這類知識,就要不斷地深入理解通分等知識的重要性,既要做到學以致用,又要避免盲目通分。例如,在比較■與■兩分數之間大小時,不要急著通分,而要引導學生仔細審題,換個角度思考,這兩個分數大小都與■非常接近,可將其作為參照數值,分別與■、■進行比較,■>■而■<■,所以輕松得到正確答案■>■。再如,比較■和■大小時,若直接通分將是個偌大的工程,經過觀察得出這兩個分數都是分母比分子大1,找出規律■=0.5,■≈0.67,■=0.75,■=0.8……此類分數分母分子大的整體數值也會較大一些,因此,■>■。像這樣在兩個分數比較的問題中另辟蹊徑、化繁為簡,省去通分的煩瑣步驟,答案會清晰透徹地浮出水面。一題多解向來是數學問題存在的常態,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進行推理判斷,擇優路徑,舉一反三,才是教師在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三、聯系生活實際,強化應用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課本上缺乏估算的相關知識,使得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忽略它,學生的估算意識變得比較淡薄。然而,估算要比精算更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教師要從生活實際出發,結合教材內容編排教案,強化估算思想的實用性。例如,在教學“測量”時,學習簡單的單位換算,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去觀察、想象如何去衡量、描述身邊的事物。在課堂上,教師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舉例導入估算。如,提問學生是否知道教室的長、寬、高是多少,用哪個單位來表示最恰當?可以提示,讓學生用直尺親自去量一量一塊地板磚有多長,再數一數教室一共有多少塊磚,再根據長、寬的測量去估測教室的高,最后估算出其長約9m,寬6m,高約3m。又如,在學生二年級時已經學過質量及其單位的基礎上,估算1kg的雞蛋大概有多少個?有的學生在家中稱了1個雞蛋的質量來估算;有的將其與從市場買來稱好的蘋果作對比;有的直接稱量了1kg的雞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切身體驗到將虛擬的數字轉換為真實事物,對長度、質量等度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估算的趣味與價值。學生從身邊的情境中掌握估算的技巧,提高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數學思維更加靈活、敏捷,學有所成。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持之以恒地向學生滲透估算思想,培養學生的估算習慣,拓寬思路,發揮學生的無限創意與智慧,增強其分析、判斷問題的思維品質,將數學的實用性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偉福.小學數學“估算”的教學策略芻議[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2]曾嫻秋.低年級估算之我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