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丹
摘要:完整的教學過程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互相配合,朝著共同的目標和方向努力的一種雙邊互動活動,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運動和發展,使其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同時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身為一名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明確師生在教學中進行有效互動的重要性,并以素質教育理念和課程改革標準為指導,不斷探索能夠促進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以便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策略
通過師生互動,學生可以從教師那里獲得較為完整的知識,通過補充、重構來建構知識體系,教師則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據此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以便在培養學生文化素質的同時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發展。鑒于此,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授課方式進行改良,促使學生在開放、多元的語文課堂上進行學習和探究,并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不斷提高教學的成效。
一、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引導其主動與教師互動
(一)利用趣味游戲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促進師生互動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四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其最感興趣的游戲來作為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媒介,并由此引導他們參與到教學互動中,切實增強教學的效果。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識字時,就可以開展一個“神奇的漢字”的游戲,在黑板上將同一個漢字分解成三個不同的部分,然后在其中加入一個額外的筆畫將其展示給學生,要求他們在5秒鐘之內去掉一個不相干的筆畫,并將剩下的部分組合起來構成完整的漢字進行組詞,以寓教于樂的形式激起學生與教師和漢字進行互動的興趣,進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二)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表演活動,增強師生互動的效果
根據課文內容,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開展分角色表演活動,在雙方的共同參與和積極互動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在此期間,教師需要按照文章的主要情節和人物性格來為學生分配角色,然后和他們一起動手制作簡單的表演道具,之后再通過合作排練來進行細節指導,要求學生從語氣、神態和動作等方面還原文本的具體場景,最終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中強化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認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引進生動的教學繪本進行激趣,增強學生互動熱情
鮮艷的色彩和生動的圖片往往能夠迅速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語文老師可以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將繪本引進課堂中,要求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和推測,然后與其進行交流,在了解其想法的同時給予他們適當的引導,由此提高互動的有效性。比如,語文老師可以利用繪本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讓他們在生動的圖片中串聯文章情節、了解文章主旨,教師也可以將繪本應用于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表看法,在師生的交流與溝通中增強其學習能力。
二、設計分層問題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提問是促進師生互動的最直接方式,因此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時,常常會在其中穿插不同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為的是不斷啟發其思維、開發其智力。為了使課堂提問更加有效,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來,語文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他們設計分層的問題作為教學引導,從而使每個人都能得到回答問題的機會,由此提高師生互動的質量和效率。
三、采用情感教育的策略,在互動中拉近師生的心靈距離
情感教育理念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所以在建設師生互動的語文課堂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情感教育的方式來拉近師生的心靈距離,從而有效觸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進一步增強教學的效果。如,教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挖掘教材中的積極情感,然后鼓勵他們結合個人的生活經歷進行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見聞為學生講解一些情感小故事,在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中完善學生的精神世界。
四、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良好的氛圍中實現師生的互動
實踐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個人認知的一種有效方式,基于此,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設置,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良好的氛圍中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制作手工品、繪制手抄報,或是帶領他們開展社會調查活動來增強其動手操作能力,并借機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在新穎、有趣的互動活動中使學生獲得愉悅的感受,同時不斷提升其語文素養,進而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五、結論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師生互動模式,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和趣味性,還能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輕松和愉悅,有利于踐行“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豐富學生的積極學習體驗,進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質量。與此同時,語文老師需要加強對新式教法的探索,努力尋求現代教育理論和實際教學活動的契合點,在創新中增強師生互動的效果,推動高效課堂的建立。
參考文獻:
[1]熊苗.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策略探究[A],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二——教育在線[C].2018.
[2]岳靜.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有效性探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