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紅
【摘要】好的問題提出就是一堂語文課的靈魂與心臟。這樣的問題設計能激發學生深入閱讀的欲望與興趣,能以點帶面、由表及里地感悟漢字的語言魅力。李文廣教師緊緊圍繞“重與輕”問題的設計,層層深入,由文字表面的引導,到文章背后的感悟,使得孩子們體會母愛的無私偉大。
【關鍵詞】問題;思維品質;生成;小貼士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上精彩巧妙的問題設計,能更好地發揮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推動課堂效果。
貼士1:祛“天馬行空”取“直搗黃龍”
所謂“天馬行空”意為課堂上雜而亂的問題,“黃龍”即準確有深度的問題。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教師研讀文本梳理重難點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直搗黃龍”。
【課堂實錄】語文特級教師李文廣主任執教,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抱母親》示范:
師:優美的文章我們要善于揣摩作者的寫作妙處,本課作者在談第一次抱母親妙在哪里?我認為妙在他的對話中,展示在課文的字里行間,本課濃縮為兩個字“重”與“ 輕”?師:誰來讀第一節:看看你能找到本節的“重 ”與“輕”嗎?師:因為這一抱,我心目中的重和母親的輕有了對比,所有才引出了下文。第一節文后的幾個自然度,每一段都有重和輕的對比,需要小朋友耐心發現,你能發現一處你就賽煒月,他小時候讀書沒有這水平,發現兩處你就是超煒月,發現三處您就可以嫦娥奔月了。學生圍繞“重”與“輕”讀書、圈畫、批注。師:你說說從哪里體現?我們不能光讀文字,那是懶漢行為,“重”在哪里?“輕”在何處?師:“在我的記憶中……直到我們長大”大家一起讀,作者在寫擔子重這兩句話大有文章,看你能發現其中的奧妙嗎?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就是用這樣輕的身體承受這么重的擔子,咱們來想一想,母親帶孩子“翻山越嶺”僅僅是翻腳下的山嗎?想想眼前的山還可以是什么?這個擔子還很可能是什么?師:生活上,孩子嗷嗷待哺時,她——這是生活中的山“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是生活艱難的山,這是更深層次的“山”;那么要讓孩子上學、娶妻、生子等生活重擔,即生活中的高山,此時“翻山越嶺”就更有味道了。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體會“重”與“輕”。師:讀得很有深度,現在咀嚼出文章的味道了吧,恭喜大家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和成長。
【案例分析】教師緊抓“重”與“輕”,通過母親身體的“輕”與擔子的“重”強烈對比感受母親的堅韌。在引導中針對“重”與“輕”引導學生抓住“翻山越嶺”,拋出母親在生活中遇到的山——各種生活的艱難與母親承受的重任。
貼士2:祛“粗制濫造”取“精工細作”
課文的精致在于中心段、句體現的重難點,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過多的提出問題,會阻礙課堂重難點的處理,因此,設計問題應當祛“粗制濫造”取“精工細作”。
【課堂實錄1】我區語文教研活動課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 《臺灣的蝴蝶谷》
師:臺灣的氣候溫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長的地方,這些蝴蝶到底是在哪里安家呢?讀第二節。師:默讀思考:蝴蝶谷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學生回答。師:這么多的蝴蝶他們到哪里來聚會?師:每年的春天他們又是怎樣飛回山谷的呢?師:圈畫詞語(飛過、穿過、越過、趕到)。師:我們來看看(出示動畫)體會用處的準確性。師:蝴蝶趕去聚會的心情是很急切的,這句話該怎么讀好呢?先練一練。(指名讀)師:老師好象看到一群蝴蝶快樂地飛過來了。師:四面八方的蝴蝶都向蝴蝶谷涌來。此時的蝴蝶谷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學習第三小節)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第三節,回答景象:迷人(板書)師:本節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師:有哪些迷人的景象?(二句黃蝶谷,三句彩蝶谷)
師:你喜歡哪個蝴蝶谷的景象?讀一讀(生讀有關句子)師:說說看,為什么喜歡這個景象?師:十分壯觀,說明了這種金黃色的蝴蝶面積大、蝴蝶多的場面師:三句哪些詞寫出了蝴蝶的顏色美?師:前面有個詞也是表示顏色很多,哪一個?師:蝴蝶不僅顏色美,動作也是很美的。哪些詞寫出了蝴蝶的動作美?
【課堂實錄2】我區語文教研活動課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 《臺灣的蝴蝶谷》
師:臺灣的蝴蝶谷是一個人人風景優美,迷人的地方,年年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它的美,它的迷人到底在哪里呢?走進課文有理有據的說說它與眾不同的美麗迷人?學生:環境美:氣候溫暖 水源充足,花草茂盛。(第一節)學生:美在——山多,山谷多;蝴蝶顏色美:色彩斑斕,五彩繽紛;動作美:飛過、穿過、越過、趕到。(第二節)學生:蝴蝶美:顏色鮮亮,五顏六色,金光燦燦,花瓣;舞姿美:上下翻飛,隨風飄來,隨風飄去,飄飄起舞,飛過;多:一群群,聚會,十分壯觀);熱情,團團圍住。(第三、四節)
【案例分析】以上兩個教學片段都來源于同一篇課文《臺灣的蝴蝶谷》,但為大家呈現出的教學內容與效果卻截然不同:《臺灣的蝴蝶谷》是一篇優美很適宜誦讀的散文,突出散文的文體特點“形散而神聚”。課堂實錄1中的教師設計問題面面俱到,文章被一個個問題割裂成一片散沙,將散文教成了“形散神也散”,所以教學效果低下。實錄2的教師正是把握住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體特點,用“臺灣的蝴蝶谷是一個人人風景優美,迷人的地方,年年吸引了大批的中午游客!它的美,它的迷人到底在哪里呢?走進課文,有理有據地說說它與眾不同的美麗迷人。”整節課教學就圍繞這一精妙的問題設計顯得完整而深入。
結語
“好的語文課堂,源于巧妙地向學生拋出好的問題”,能激發學生深入閱讀的欲望與興趣,能以點帶面、由表及里地感悟漢字的語言的魅力。李文廣教師緊緊圍繞“重與輕”問題的設計,使得孩子們體會母愛的無私偉大。《臺灣蝴蝶谷》課堂“實錄2”具有概括性的問題設計,更好地展現語文課堂“直搗黃龍,精工細作”的教學魅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