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然
摘要:本研究采用測量的方法,隨機抽取80名大班幼兒為被試,使用心理旋轉測量工具對5~6歲幼兒進行測試,研究5~6歲幼兒在心理旋轉的情境下學習品質的發展狀況。研究結果顯示,在心理旋轉測試中,幼兒的學習品質均在中等水平;幼兒的心理旋轉能力與幼兒的學習品質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
關鍵詞:大班幼兒 心理旋轉 學習品質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7-0133-02
一、問題提出
我國教育部于2012年10月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說明”部分強調指出,應“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除此之外,在五個領域中都強調了對兒童學習品質的培養,提出了與兒童學習品質培養有關的目標和教育建議。學齡期是人發展的啟蒙時期,在這一階段所養成的各種習慣和態度對人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幼兒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開端,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會產生作用,現在我們不僅看重兒童獲得多少知識,更加看重兒童的學習品質。
通過搜集文獻發現,學習品質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會隨著活動內容、性質和要求的不同,其學習品質有一定的差異。既然兒童的學習品質會因情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那么縮小范圍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心理旋轉的這個情境中考察學習品質。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在四個班級中選取幼兒80名,每個大班隨機選取20名幼兒,共抽取男生幼兒45名,女生幼兒35名。
(二)研究工具
(1)心理旋轉能力測量量表:本研究采用汪貝妮(2012)自編心理旋轉測量量表。
(2)學習品質測試:參照徐晶晶(2014)的《學前兒童學習品質觀察評定表》的評分標準,編制心理旋轉測試相關的學習品質的測查量表。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大班幼兒在心理旋轉情境中學習品質一般狀況
從表1可知,幼兒在學習品質各項得分都超過了中間值3。這表明,在心理旋轉測試中,幼兒的學習品質均在中等水平。此外,在學習品質這五個方面,幼兒的個體差異較小(SD<1)。
(二)不同心理旋轉能力的大班幼兒學習品質總體差異
根據兒童心理旋轉能力得分的標準差加減平均數,把心理旋轉能力不同水平的幼兒分為三組,心理旋轉能力處于高水平的幼兒,其學習品質的分數基本上處于高水平,心理旋轉能力處于中水平的幼兒,其學習品質的得分處于中水平,心理旋轉能力處于低水平的幼兒,其學習品質得分處于低水平。
表2表明,在這五項上,不同心理旋轉能力的三組幼兒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三)不同心理旋轉能力的大班幼兒學習品質的具體差異
差異檢驗發現,在這五個方面的表現上,五組之間均有顯著差異,具體情況如下:
1.好奇心與學習興趣
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其好奇心與學習興趣表現顯著高于其他兩類心理旋轉能力的幼兒,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與心理旋轉能力中、低的幼兒的差異達到顯著的水平(p<0.05,p<0.001)。
2.主動性
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其主動性表現顯著高于其他兩類心理旋轉能力的幼兒,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與心理旋轉能力中、低的幼兒的差異達到顯著的水平(p<0.001)。
3.專注性
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其專注性表現顯著高于其他兩類心理旋轉能力的幼兒,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與心理旋轉能力中、低的幼兒的差異達到顯著的水平(p<0.05)。
4.反思與解釋
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其反思與解釋表現顯著高于其他兩類心理旋轉能力的幼兒,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與心理旋轉能力中、低的幼兒的差異達到顯著的水平(p<0.001)。心理旋轉能力中、低的幼兒兩組也有明顯的差異(p=0.001)。
5.想象與創造
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其想象與創造表現顯著高于其他兩類心理旋轉能力的幼兒,心理旋轉能力高的幼兒與心理旋轉能力中、低的幼兒的差異達到顯著地水平(p<0.001)。心理旋轉能力中、低的幼兒兩組也有明顯的差異(p<0.001)。
(四)大班幼兒的心理旋轉和學習品質的關系
由表3可以看出,幼兒的心理旋轉能力與幼兒的學習品質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其中堅持與專注性與心理旋轉呈弱相關(相關系數小于3),好奇心與學習興趣、主動性與心理旋轉是中度相關(相關系數在4到8之間),反思與解釋和想象與創造與心理旋轉是高度相關(相關系數大于8)。
四、研究結果討論
(一)在心理旋轉情境下幼兒學習品質得分總體處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表明,在學習品質五個項目上,兒童都處在中等以上水平,這說明在心理旋轉測試中,幼兒的學習品質得分均在中等水平以上。本研究是在心理旋轉情景下測量幼兒的學習品質,由測試者根據觀察幼兒在此情景中的表現得分,并且幼兒的學習品質中的反思與解釋、想象與創造是根據幼兒在心理旋轉任務中對旋轉的解釋和得分進行評分的,由于學習品質會受到情境因素的干擾,可能會難以反映幼兒一貫的學習品質發展狀況。
(二)大班幼兒在心理旋轉中學習品質的特點
通過數據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學習品質的五個維度中,好奇與興趣的得分最高,其次是主動性、專注度,然后是反思與解釋,而想象與創造得分最低。這與已有的關于學習品質的研究結果一致。相對于其他項目,興趣與好奇心的得分最高(3.83分), 這與李帆(2011)研究結果一致。
幼兒在主動性和堅持與專注的平均分都較高(分別為3.781,3.625),這說明幼兒在心理旋轉測查過程中對所測查的內容比較感興趣,能夠積極參加測查,在測查中能夠比較專注。而有幼兒在反思與解釋和想象與創造方面得分較低,其中反思與解釋的得分主要看幼兒是否能夠對自己在頭腦中旋轉的過程進行描述來評分,可以看出幼兒不能夠對自己在頭腦中旋轉的過程進行很好的描述。對于大班幼兒在想象與創造得分較低的原因可能是幼兒的思維水平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對于物體的旋轉不能夠正確地在腦海中進行想象,而幼兒在想象與創造得分方面具有個體差異性。
(三)學習品質的五個項目對心理旋轉任務的影響
研究表明,幼兒的心理旋轉能力與幼兒的學習品質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見表3)。其中在心理旋轉情境中學習品質的反思與解釋和想象與創造對心理旋轉任務的得分高低最為關鍵,這就表明學習品質的得分受情景的影響,在心理旋轉任務中要鍛煉幼兒的解釋自己行為的能力,能夠表達自己思維的想法,能夠提高幼兒空間想象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鄢超云,魏婷.《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學習品質解讀[J].幼兒教育,2013(6).
[2]徐晶晶.學習品質對5~6歲兒童早期數學能力的影響研宄[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劉秀環.學前兒童心理旋轉能力發展特征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4]汪貝妮.4~7歲孤獨癥兒童心理旋轉能力研究[D].安徽醫科大學,2012.
[5]劉秀環.學前兒童心理旋轉能力發展特征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6]翟歡.5~6歲不同氣質類型幼兒學習品質特點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7]張亞杰.5~6歲兒童數學活動中的元認知發展和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景 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