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鴿
摘 要:隨著網絡發展,網絡文化已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對于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來說,他們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厲害了,我的哥”等大量網絡流行語,那么這是否會對學習漢語的留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呢?本文選取“厲害了,我的哥”的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關鍵詞:網絡文化;網絡流行語;二語習得
[中圖分類號]:H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2--01
一、“厲害了,我的哥”的出處及其變體
“厲害了,我的哥”的原意是覺得對方很厲害,表示驚嘆和稱贊。該句的出處有兩個版本:1、一名中學生在軍訓的時候玩手機游戲被教官抓住,然后教官幫他把游戲打完,并且一路過關斬將,隊友驚嘆:厲害了,我的哥!2、同學聚會,一個同學指著外面的寶馬說:我教師。另一個同學指著奔馳說:厲害了,我醫生。又一個同學指著保時捷說:厲害了,我律師。最后我指著外面的出租車說:厲害了,我的哥![1]
接著網絡上開始流行“厲害了,我的哥”的各種變體:1、“厲害了我的哥” 2、將“哥”換成任意的人或物的“厲害了,我的×” 3、利用諧音的“厲害了,word×” 4、單獨使用“word×”5、單獨使用“厲害了!”等等,例如:
(1)厲害了,我的人民幣!101個國家把它作為貿易貨幣。(央視財經綜合2016年11月6日)
(2)浙江飯店廚房起火,快遞小哥排隊救火厲害了我的哥。(中青網,2017年3月19日)
(3)Word天!
(4)《厲害了,我的歌!》
例(1)表現了人民幣成為多個國家的貿易貨幣,是中國人的驕傲,表示一種自豪和稱贊。例(2)展現了快遞小哥見義勇為的行為,表示贊揚。例(3)將“我的天!”利用諧音變成“word天”,一般用于書面表達,達到詼諧幽默和求新求異的目的。例(4)是北京衛視的一檔“喜劇+唱歌”為元素的綜藝節目的名字,可見該結構應用領域的多樣化。
二、“厲害了,我的哥”的結構
從語法角度上看,“厲害了,我的哥”是一個主謂倒裝句,正常的語序是“我的哥厲害了”,其中“我的哥”是主語,“厲害了”是謂語;“我的哥”是一個定中結構,其中“哥”可以換成任意成分“×”,這個成分可以是單音節或多音節詞;“厲害了”是由形容詞“厲害”和結尾語氣詞“了”構成。主謂倒裝句的作用是為了強調謂語,或者是說話比較急促,先突出重點,再追加主語。[2]
根據向志敏的文章從“話題-說明”結構看“厲害了我的哥”[3],發現作者借助英漢中的“話題-說明”來解釋這句話,說這是一個說明在前,話題在后的特殊結構,因為認知和語用作用突破了傳統的“話題-說明”結構。但是我認為這并不是少見的結構,我們在口語的使用上會經常用這種結構表達強烈的情感。根據葉蜚聲、徐通鏘在《語言學綱要》中的說明,一個句子的句義所涉及的實體就是話題,對話題展開的部分就是說明。[4]“厲害了”是對“我的哥”的說明,就是說這是一個“說明-話題”的結構。
我認為,“厲害了我的哥”是可以從語法和語用兩個角度進行分析的,語法角度在上文有所說明。 “主謂”結構的句子可以進行倒裝,那么“話題-說明”的句子也是倒裝的,目的還是為了突出說明的部分。根據葉蜚聲、徐通鏘[5]的話題應該是有定性的。“厲害了我的哥”是符合這個要求的,將句子還原“我的哥厲害了”中的話題部分“我的哥”是有定的,是聽說雙方已知的信息。
換個角度,現在我們在使用這句話的時候,不再是單純考慮對方是不是哥哥,而是單純為了表達對于行為或者事件的驚嘆或者贊揚,帶有一種陶侃幽默的成分。然而對于“厲害了我的哥”整個句子來說,我認為單獨使用“厲害了”會比完整使用更具流行性,大多數人在使用“厲害了”會重讀,有語氣上的變化的,比如有的會放慢語速,有的會拖長語氣詞“了”。使得情感表達更加強烈,不過情感的表達也是視語境而定的,有的表達一種驚嘆;有的贊美;有的則是為了增加戲謔感,為了調侃甚至貶低對方或者事情。但是“厲害了我的哥”及其變體能否長時間流行于我們的生活中,還是需要時間檢驗的。
三、“厲害了,我的哥”對比新HSK詞匯大綱
通過查看新HSK詞匯大綱,“厲害了我的哥”這句話中的每一個字或者含有該字的詞語分別出現大綱的不同等級:
一級:了、我、的 二級:哥哥 三級:害怕
四級:害羞 五級:厲害、危害、災害
六級:嚴厲、再接再厲、利害、迫害、陷害
對于中高級的留學生來說,這些都是常見的漢字詞。那么問題是,這些由新HSK大綱中的詞匯重新組合得來的網絡流行語到底是否會對學習漢語的留學生產生影響?如果有影響,我們不妨設計一個問卷調查,隨機抽查在我國的以漢語作為學習目標的二語習得者,然后進行統計分析:
1、性別 年齡
2、是否見過或聽過“厲害了我的哥”等表達?A、是B、否
3、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A、微博B、微信C、 Facebook D、報紙 E、聽中國朋友說 F、聽老師說 G、其他
4、你認為了解學習“厲害了我的哥”有用嗎?A、有 B、沒有
5、你是否希望在課堂上學習類似的網絡流行語。A、是B、否
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厲害了我的哥”等網絡流行語是否會對外國留學生產生影響,以及了解一下他們是否希望學習一些常用的流行語,然后對對外漢語的教學進行積極的調整 。
參考文獻:
[1]王海榮.2016網絡流行語誰最火.大數據月報,2016.
[2]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7.
[3]向志敏.從“話題-說明”結構看“厲害了我的哥”.北方文學,2016.
[4]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51.
[5]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