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希杰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會計管理工作較以前有了很大不同。有大數據、云計算等等高新技術的加持,會計管理工作在成果上更加精準,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更加明顯。“互聯網+”時代,讓會計這一項傳統工作,重獲新生,簡單的會計工作都可以被網絡所取代,會計需要提供的是管理上的參考,對會計工作的要求更高,互聯網為會計管理帶來了信息資源上的優勢以及技術上的支持,但是也為會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關鍵詞】“互聯網+” 會計管理服務 信息化 發展現狀
“互聯網+”背景下,許多行業與互聯網相融合,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會計管理工作與互聯網的融合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為會計行業獲得更大成功帶來可能,我們努力搭上社會發展的順風車,在這一社會背景下,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發展會計管理事業。現在傳統的會計思維已經不適用于當下的市場環境,當下借助互聯網思維,不斷提高為用戶服務的能力,深化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程度是關鍵。
一、會計管理服務與“互聯網+”融合前
會計工作一直以來工作量較大,融合前,會計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速度較慢而且計算結果精度不夠,很難應用于實際的企業工作中,會計需要對龐大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不借助網絡,在信息的收集上難度較大。
會計從業考試較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1],對于社會財富的消耗過大,同時由于會計行業競爭壓力大,面對的專業考試較多,很多會計方面的人才大量流失,導致會計行業很難有較好的發展。
二、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系統構建情況
在互聯網相關技術的支持下,會計行業有了很大起色,利用互聯網手段實現會計管理全方面、全局化、優化統籌成為可能,會計信息共享程度不斷升級。
會計管理信息化架構絕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將互聯網技術不斷融入會計管理工作中,通過先進的技術支持,擴大信息來源,用大數據思維來進行會計管理服務,為用戶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依靠,幫助其進行決策。系統構建工作穩扎穩打,明確目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積極面對難點,重點。
配置先進的系統服務器,使會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更高,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幫助管理工作在完善的體制機制下獲取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不斷地技術升級,為管理工作提供數據保障,信息化程度更高。
三、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運營情況
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系統構建為會計管理工作的不斷升級提供了保障,現在我國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各方面已經實現了平臺間的信息共享,使管理工作能夠在更加便捷的環境下得以發展,現在的會計管理服務在“互聯網+”背景下已經有了喜人發展。
(一)緊跟市場發展腳步,資源共享
始終保持以市場為主導,現在的市場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經濟活動的決策需要更加科學的數據支持[3],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所有決策都可能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會計管理人才培養機制變得更加靈活,借助現在的互聯網技術,培訓以及考試報名等都可以直接在網上完成,降低了資源消耗,同時實行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共享,保證了會計管理能夠更加靈活、更加便利的獲取工作數據支持,保障了工作效率。
(二)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現在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在會計管理中加以運用,在會計人才培訓時可以進行線上培訓,大量降低了培訓費用,而且擴大了培訓范圍,能夠為日后的會計行業培養更多的人才。現在會計職能等級考試是關鍵,實行無紙化考試可以極大的減少資源的浪費,利用題庫設置,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測試的有效性,保證評選成果公平公正,擴大考試人數,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考試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實行網上報名,極大地便利了參考人員,傳統的報名程序復雜,而且速度較慢,現在的網上報名實現了報名自主化[4],進一步降低了報考門檻,擴大了會計人才選拔范圍。同時互聯網在信息資源共享方面有更大優勢,會計人才的相關數據可以為職業選拔進行參考,提高效率。
(三)建立規章制度,保障權責統一
所有的工作都要在一定的規范下進行,會計管理服務在會計培訓選拔方面等都擁有一定的權利,特別是在會計考試方面對于試題的安全保證是重中之重,建立工作規章制度,能夠保證權利在陽光下運行,使考試更加公平公正,可以信賴。
四、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面對的阻礙
雖然現在的會計管理服務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實際工作中還是面臨著很多阻礙和不足,這些都在制約著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的發展程度。
(一)信息交互性較差
現在在信息交互方面還存在很大問題,雖然各個系統已經建立起來,但是各系統之間的聯系較少,沒有實現信息的互通,會計管理存在地域等劃分,某一塊的會計管理信息只屬于某地自己,沒有形成一個比較積極的交流狀態,在現在的互聯交互社會背景下,這顯然是一大阻礙,不利于會計人才的交流,也不利于會計人才培養,在資源上無法達到順暢交流[5]。同時政府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能溝通還不完善,很容易出現問題無人管理,或者是沒有明確的管理范圍,對于會計管理服務的信息化提升是阻礙。
(二)服務便捷性不強
現在雖然政府不斷提高服務便捷,但是還是在管理服務的很多方面沒有體現出來,現在還有很多的會計等級考試需要自己打印準考證等規定,沒有一個固定的服務地點,對于一些沒有固定工作環境的人來說是很大的問題。目前的會計考試主力軍主要是還未參加工作的學生,他們還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現在的網上報名還存在很多的流程復雜等問題,沒有人引導報名,很容易出現考生因為對報名程序不熟悉導致的報名出錯,從而直接影響到未來的會計等級考試,現在互聯網背景下,所有的服務行業都在提倡,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到服務工作中來,互聯網思維中最重要的是用戶思維,所有的服務都應該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為其提供最便捷的服務,用戶至上,但是現在的會計管理工作屬于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很多的政府工作人員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被服務對象的重要性,以及會計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在很多時候會計管理中被服務的人員沒有真正享受到便捷的服務。
(三)成本輸出較高
現在的會計管理工作成本太高,主要是在對于會計的等級考察測試中,會計從業前需要進行很多次的等級測試,而且專業度越低,人數越多,考試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的消耗就越大,而且現在的會計等級考試還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工投入,逐個進行短信通知,極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大量的人工需要大量工資消耗,這對于社會財富是很大的浪費,而且現在的試題、準考證等都需要一定的打印費用,這對于參加考試的人員來說也是一大消耗,在參考中還未實現線上測評,所以還要投入一定的交通消耗成本以及必要的住宿等成本。
(四)服務不夠精準
現在人們面對的是爆炸的信息,人們需要更加精準的信息加以利用,但是現在的會計管理服務還沒有比較精準的服務,在考試安排中具有明顯的隨意性[6],沒有充分結合考慮考生實際,在考區安排中,沒有將考生的權益作為第一考慮因素,如考試中本來屬于A區的考生,應該被安排在附近進行考試,減少考試成本消耗,但是現在的情況是A區考生被安排到B區參加考試,這對于參考人員的利益是很大損害,不僅使考生消耗了不必要的交通成本投入、住宿投入等,還消耗了考生的時間成本消耗,現在對于這一情況的避免是當前工作的首要解決問題,實行精準服務是提高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的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五)延伸性不足
現在的會計人才已經達到飽和,而且由于計算機的普及,很多的簡單會計工作已經被取代,市場需要的是能夠有一定的決策能力的會計人才,但是現在對于會計的考察還是主要集中在對于基礎會計技能上,但是這些技能已經在工作中變得逐漸邊緣化,會計管理服務應該主要到這一點,為會計從業人員提供改進提高的途徑,現在供給側改革的政策之下,對于人才結構的調整也是會計管理的工作之一。
五、優化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的策略
根據目前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發展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應該有針對性的尋找解決的途徑。
(一)抓住歷史機遇
現在會計管理服務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是時代的發展機遇,互聯網為會計管理帶來了很大的轉變,在信息共享以及考試評審等方面都表現出了極大的便捷優勢,以PC端加移動端的搭配運用[7],可以為不同的會計人才提供服務,極大便捷了會計人才。
(二)推廣便捷的服務工具
現在的各種功能APP,已經逐漸占領了我們的手機桌面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便捷了我們的生活,會計管理服務工作,也應該積極的進行改革學習,將這一先進經驗運用于會計管理中來,通過各種APP的幫助,將會計信息傳遞到需要的人手中,便捷會計人才的學習,簡化會計報考程序[8]。
(三)有針對性的培養專業人才
社會發展下,市場需求也有了很多的轉變,現在市場更多的是對于高精尖人才需要,現在會計人才需要有決策性的,這對于會計管理來說提供了方向依據,會計管理服務應該根據市場的這一變化,將會計人才的針對性培養工作重視起來,提高會計行業的整體素養,為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提供有用的人才儲備。
(四)提高服務交互性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的共享成為可能,現在想要獲取信息變得極為便捷,會計管理也應該增強信息共享,提高與會計人員的對口服務,實現線上線下及時互動,提高會計管理的活躍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六、結束語
“互聯網+”是我們現在面對的社會大環境,它的便捷性以及技術上的高效都使現在的會計管理服務能夠有更大、更快的升級,但是在這一背景下,會計管理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新要求,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尋找把握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的對策。
參考文獻
[1]李慧倫.云計算背景下Z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7(05):35-40.
[2]賈雨.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的發展[J].山西電子技術,2017(02):94-96.
[3]張學平,許凱.“互聯網+”視角下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現狀研究——以陜西省會計管理服務為例[J].會計之友,2017(06):129-133.
[4]焦萌.“互聯網+”對現代會計發展的影響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10):20-24.
[5]張靜.“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稅收信息化建設的思考[D].浙江財經大學,2017(04):24-32.
[6]許漢友,姜亞琳,張蓓.“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J].會計之友,2017(02):10-15.
[7]孫海燕.互聯網+視角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未來發展的思考[J].當代會計,2016(11):15-16.
[8]曾亞坤.“互聯網+”背景下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服務模式探討[J].價值工程,2017,36(04):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