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
摘 要:會計是經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提高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是為了經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教育部門培養出更多應用型的會計人才。本文針對當前會計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結合社會實際提出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會計教學改革措施,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 會計教學 改革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是國內大學和高職院校的首要任務。為了使得國內會計行業快速發展,需要在我國會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就當前會計職業教育的現狀來看,會計教學改革面臨著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巨大的挑戰。當前我國會計教育模式向應用型轉型面臨的主要問題來源于教學模式、教學資源等方面。[1]
一、應用型人才的基本概述
教學部門對人才的培養存在很多的形式,總的來說高校的人才培養主要分為以下兩種:其一是學術型人才,所謂學術型人才就是探索事物規律和發現規律的人。其二是應用型人才,就是可以利用各種手段或者各種途徑解決實際問題,為社會和個人獲取實際利益的人。應用型人才是一個統稱,應用型人才可以劃分為知識應用型人才、技術應用型人才、工程開發型人才、技能操作型人才等。[2]
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理念在我國教育事業中的起步較晚,在當前國內的教育體系當中是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應用型人才概念的提出是針對教學部門中理論型人才概念提出的。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用型人才的在不同時期下的內容會存在很多的區別。當前的教育體系中,無論是哪個教學階段,教育部門都在強調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用型人才與理論型人才的區別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理論型的人才追求更多的從無到有的規律,應用型人才更重視的是實際操作和可實現性。其次,應用型人才主要是通過自己所學基本理論知識加以修飾從而將理論知識的價值性體現出來的一種人才。應用型人才必須在知識方面存在一定基礎,了解的內容必須得全面廣泛;在技能方面,需要有一流的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還需要有構建新技術和新知識的能力;在綜合能力素養方面,應用型人才具有極其高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3]
二、當前國內會計人才教學的基本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育部門和學習領導的共同努力下,高等院校的會計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佳績。畢業學生的就業率也在大幅度的提升。會計類專業畢業的就業率一直低下,無法為社會會計崗位提供更多勝任的人才。從當前的就業現狀來看,我們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與現實中的教學目標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會計教學中的主要缺陷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教學體系不完整,教學資源有限
會計職業教育應該是一個以就業為目的的獨立的教學體系,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部分院校的會計職業教育課程設置較多,學校過多追求教學內容的全面涉及范圍的廣泛,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在專業課上的教學難度就適當的降低。尤其是在專業課課時配置上更是重視理論課而忽視實訓課,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也越來越遠。除此之外,國內高等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教材主要是選自于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就企業中應用型人才所編著的教材很少。因此,應用型人才視野下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上就遇到了眾多的困難。
2.教學模式過于傳統,教學質量有待提升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院校為了適應社會人才發展的需要,教學部門進行了有效的教學改革。在會計教學方面,部分院校也在進行改革,但是改革的只是一些皮毛,針對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并沒有進行改變。例如:盲目增加過多的實訓課教程,頻繁使用多媒體設備,在實際的會計教學中,仍然以老師作為教學主體,注重會計事項處理結果的說明、會計分錄的編寫等,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畢業后在社會上的整體能力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三、應用型人才視野下會計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合理引入企業會計教材
應用型視野下會計人才的培養,需要教育部門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體系,為了培養適應企業發展會計人才,需要教學部門合理引入企業專業會計教材,不能將課程教學的內容局限于理論知識,更應該重視的是將企業的實際發展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相結合,便于學生在學校畢業之后更好更快的投入到工作當中,更促進企業的快速良性發展。例如,在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上合理的添加實訓課程,對于有條件的院校可以提供給學生去實踐見習的機會,通過先學習再工作再學習的方式提高會計教學質量。
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優化會計教學方法
從國內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絕大多數的院校針對會計專業的教學采用的是“兩年在校學理論,一年在企業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從現實中的見習情況來看,一年的頂崗實習也都是為了完成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任務和滿足兩者之間的利益,見習往往是形同虛設。寫者認為,教育部門應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政府職能部門的參與下,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為學校提供專業的教育平臺。此外,教學部門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不同的實習模塊,根據學生畢業后可能從事的具體會計崗位,將實訓課細分為“現金出納”、“銀行出納”、“工資核算”、“庫存管理”、“成本計算”等多個模塊進行有針對性地模擬實習。通過專業平臺的模擬實習有效提高會計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應用型的人才。
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一批專業技術水平高水準的師資團隊。為了更好的提升學校師資團隊的能力,寫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善。首先教學部門要鼓勵在校教師積極參加各種職業鑒定考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同時,安排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工作,熟悉實際經濟業務和會計工作流程及賬目核算方法,其次教學部門可以有效改善現有的教師聘任制度,對會計教學大門的門檻提升一定空間。
結語
在教學改革的整個階段,會計教學面臨著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作為會計教學工作者,一定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來,促進會計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云.我國會計職業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思路.現代商業,2007年,第04期
[2]黃榮億.新形勢下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改革初探.考試周刊,2007年第16期
[3]趙潤杰會計課實踐性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構想.核心期刊:會計之友,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