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樂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教育界對科學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生物學科作為科學性較強的學科,更需要通過科學變革促進教學發展。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生物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教學;策略
目前的生物教學體現了基礎性,但忽略了對內容的更新以及對學生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動手能力的培養,理論與實踐脫節。生物界是豐富多彩的,這就決定了生物的教學形式應該多樣化。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要求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培養多種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教師要進行有效備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要認真分析教學大綱,結合生物教材的具體內容,確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注意盡量依照教學改革發展進行,盡量將抽象的知識概念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
(二)掌握學生情緒,考慮學生求知熱情
初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獨立的思想意識,也會通過除課堂之外的途徑獲得一些知識信息,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接受水平進行考量。另外,教師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求知熱情,只有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三)合理利用教材,實現教材的二次開發
初中生物教材是眾多專家學者總結編寫的生物學科的重點精髓,其內容是經過反復推敲,細致選擇的。教師要認真重視教材內容,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重點實施教育。傳統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對教材的利用僅僅局限在分析章節內容,總結教學重難點,分析知識內在聯系等方面。在有效備課環境下的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特點進一步發掘開發教材,重新選擇、組織并設計教學順序,教師要能夠靈活運用教材,提升教學效果。
二、教師要開展有效講授
(一)教師要在講授的時候吸引學生注意力
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通過情境構建或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兩種形式實現。與傳統生物教學不同的是,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初即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才會增強其主動參與的意識。
(二)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難點
有效教學與傳統生物教學的另一點不同就是,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向學生闡明學習的重難點。這是因為現代教育的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很容易使學生只重視參與教學的樂趣,而忽視學習的重點,所以要在一開始就讓其明確重點、難點。
(三)教師要保持一定的節奏進行講授
優秀的講授過程是有一定的節奏的,初中生物教師要保持與學生掌握能力相一致的教學節奏,這樣不僅能方便自己的教育工作的開展,也能通過節奏增強學生的記憶,順利理解教材知識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重點部分加強語氣或稍作停頓,給學生充足的反應時間,強化知識的吸收。
(四)教師要適當控制教學過渡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教學話題轉換,教學章節轉換時的過渡控制,會對課堂的教學效果起到重要的影響。教師要保證自身的教學過渡簡潔合理,可以事先準備幫助過渡順利完成的補充材料。
三、教師要實行有效提問
(一)堅持大眾性提問
傳統的大眾性提問能夠照顧到所有學生,可以發起全體學生參與回答的熱情,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要保證大眾性提問符合學生的整體水平,提問之后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可以根據回答情況適當提升問題難度。
(二)問題設計要具有價值
傳統生物教學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幾乎都能在教材當中找到標準答案。有效提問要求教師要盡量提出價值含量高的問題,使問題能夠有效服務于學習,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提問的時候避免瑣碎無意義問題的出現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習慣提出一些瑣碎無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展開教學,雖然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是學生的參與性卻只是表面的回答,并沒有本質的改變。教師要避免對思維控制性的提問,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實現思維和能力的發展。
四、注重小組間的合作交流
在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小組間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選擇已經得到眾多專家學者、一線師生的肯定與贊同,但是其中還存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初中生物學科當然也概莫能外。而筆者以為,要使我們的生物課堂在小組合作中取得實效,要注意幾個方面:首先是小組成員的組成,不僅僅要注重整體學習成績情況,更要考慮到其在生物學科方面的知識區別;其次,小組的合作交流一定要做到真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絕對不能允許有成績優異的學生侃侃而談,成績較差的學生點頭稱是的情況發生;再次,我們要盡力發掘中等層次、低等層次的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的主動意識,捕捉其在交流過程中的閃光點,緊抓不放,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點燃他們學習的希望,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與自尊心;最后就是我們的交流方式不要僅僅限于課堂交流之上,對于一些生物方面需要探討的東西,在行進的路上、吃飯時主張學生都能積極進行交流,只有這樣學生的合作交流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五、結束語
新環境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教師要從基礎入手,結合教育發展理念,分析教材特點,依照學生特性,實現有效備課、有效講授、有效提問、有效傾聽,最終完成初中生物學科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祁小春.初中生物有效教學探析[J].快樂閱讀,2012(7).
[2]王予鋒.有效教學及其基本特征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1).
[3]駱舒洪.有效教學的理念、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