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摘要:游戲和教學看似是兩個矛盾的命題,但是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則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探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游戲教學法,先對游戲教學法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探討如何具體地在歷史課堂中實施游戲教學法。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歷史教學;應用
一、游戲教學法的界定
愛玩、愛做游戲是學生的天性,將教學和游戲進行融合有助于學生更樂于學習,真正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教學內容。眾所周知,歷史學科需要記憶的內容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較為枯燥的內容,那么,將初中歷史學科內容通過游戲的方式教給學生,就會達到雙贏的效果,教師在快樂中教學,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為此,本文結合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實踐經驗,通過界定游戲教學法、論述游戲教學法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運用的意義三個層面來闡釋游戲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是指以游戲為外在形式,以教學為內在目的,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在同伴間的友好互助與競爭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教材里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將“游戲”與“教學”巧妙地進行結合,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
了解游戲教學法的定義及內涵固然重要,但是具體教學實踐更為重要。本文結合筆者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實踐內容來闡釋如何在課堂開展游戲教學法。
(一)開展歷史故事講解比賽
眾所周知,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人物、具體內容不容易記憶,尤其是在史實較多時容易混淆,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以及避免出現混淆可以通過歷史故事講解比賽的方式。把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給各個小組分配各自需要課下準備的歷史故事,達到督促學生預習的目的,各組成員可以將故事進行拓展,根據自己的興趣找到圍繞該故事的歷史人物的其他相關故事,形成一個故事網,在課上為其他同學進行講解,這樣既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將相關知識進行梳理掌握,更可以通過課下組內交流、課上全班分享的方式加強記憶。
(二)開展歷史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有助于學生深入思考人物內心活動,感知人物內心世界。對于一些歷史事件,可以讓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前提下對相關角色進行深入揣摩,對人物對話進行理解,以小短劇的形式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既增加趣味性,又有助于學生參與。
(三)分組進行歷史知識競賽
競賽類游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分組進行團體賽則有利于培養團隊意識,促進同學之間的友好融洽關系。在課堂實踐中,將班級學生按座位分成四組,向同學分發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每組同學輪流答題,得分最高的組獲得冠軍,頒發獎狀。這樣既可以學習知識,又可以培養競爭意識、團隊意識,一舉多得。
三、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展現最好的自己,前提就是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在有興趣的基礎上,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才會更有效果。例如,一個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不感興趣,如果要求他記憶知識點,那就只能是死記硬背,這不僅耗費學生精力,而且浪費時間,這時就可以將知識點融入到課堂游戲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所要耗費的精力少了,所需時間也相應地縮短。
(二)實現學生個人參與有助于增強記憶
人人參與才能人人熱愛,實現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避免知識以填鴨式教學的方式呈現。例如,學生有些喜歡玩一些智力游戲,有些喜歡玩動作游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進行一類的游戲,沒有參與的同學就只能觀看他人游戲,這就是未參與,這樣就不利于知識點的學習,那么就需要教師設計多種類型的游戲,讓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參與進來。
(三)通過比賽培養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
比賽既是一種競爭又是一種合作,和對手之間是一種競爭,和隊友之間是一種合作。不論在學習生活還是在社會生活中,競爭意識都十分重要,只有學會競爭才能在今后更好地生活。同樣,合作意識也必不可少,競爭不是單槍匹馬,而是要學會和他人一起努力、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則有利于這兩種意識的形成。
四、結語
總而言之,游戲和教學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尤其是面對初中學生,歷史課堂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比較多,如果處理不好會讓學生產生厭惡情緒,不利于教學過程的正常進行。通過游戲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又可以順利高效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