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景涵
【摘要】新時期,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相互滲透,使社會文化逐漸發展成為多元化。目前,語文教育工作的文化情境特征體現為多元化。對此,教師進修學校就要進行語文教育的相應調整與完善,只要這樣才能滿足新時期對語文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故此,本文分析了新時期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教師進修期間如何調整與完善語文教育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語文教育;進修學校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語文教育受到外來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三者之間沖突與相互滲透的影響,使語文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教師進修學校是基礎教育指導和研究中心,是開展有關語文教育工作的場所,會對教師的素質、技術與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觀念等綜合執教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教師進修學校開展有關語文教育工作時,要傳遞給教師正面的信息,對教師語文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使教師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態以及綜合執教能力,并使教師正確施教,促進語文教育的發展。
一、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語文教育新文化內容
新時期出現了一些具有鮮明特色的新文化,比如網絡文化中的視頻、動畫等,但教師進修學校對此卻沒有與時俱進,進行相應的調整。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教育工作過于重視傳統文化,沒有傳授教師有關網絡的專業的知識,比如視頻、動畫等軟件的制作,致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授課方式,即教師講、學生聽的這種模式,從而使教學氣氛呆板枯燥,影響了語文教學效果。
(二)教學體系缺少彈性和靈活性
具有高學歷的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師資力量發展的新方向。作為教師只具有過硬的專業能力還不夠,必須還要具有相關的教學能力。目前教師進修學校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比較重視,缺乏有關 教學靈活性與彈性的指導,也缺少關于教師語言能力方面的培訓體系。在實際教學中,雖然教師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但沒有良好的語言能力,也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因此,教師進修學校應在語文教育方面進行調整與完善。
(三)教學中枯燥乏味
目前對于教師進修學校在語文教育方面而言,過于重視教材,教學以理論教育為主,一切從教材出發,并經常通過專家講座的形式來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雖然教師在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上,可以完成語文方面的有關教育,但教學中缺少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聯系,致使在教學中對于知識的講授只是停留于表層。比如在教授《風景談》時,由于教師沒能掌握新的教學方法,不能夠靈活安排教學任務,使學生不能夠簡化和梳理六國滅亡的全過程,致使語文教育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從而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愿主動學習語文,影響了語文教育的效果。另外,進修學校的語文教育缺少自主探究式的引申教育,也缺少與語文教育相關的熱點話題討論互動學習,導致出現語文教育與生活實際脫軌的現象。
二、調整與完善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教育措施
(一)完善理論知識體系
新時期,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育必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使其涉及范圍更廣,涵蓋內容更豐富,不僅包括傳統的理論知識,如心理學、教育學等,還要增加有關傳統、現代和外來文化沖突與相融合的理論知識,尤其要注重我國的特色文化,以此保障語文教育的價值取向。同時,教師進修學校要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比如將教師進修分為三部分,即專業研究、教學實踐和學科研究。
(二)增加實踐內容
當前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教育與現實有些脫軌,對此,必須在原語文教育基礎之上增加實踐內容,以完善進修學校的語文教育。為了解決常規教學中所涉及的與語文有關的問題,必須搭建一座橋梁,將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進行連接。這就需要用生活化的手段,恰當地處理有關語文教育的內容,同時要與教師的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開展教育活動,以此促進語文教育與基礎教育相融合發展,體現語文教育的實用性。
(三)開展開放式教學
在新時期形勢下,語文教育要轉變思想觀念,將生活中常見的元素融入語文教育中,進而拓展知識體系。同時,建立開放式語文教學體系,將傳統、現代和外來文化相互滲透,加速新型文化的完善與建設;加強重視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與文化環境之間的聯系。比如開通校園網站、微博,建立班級微信群,也可以利用現代教學工具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在教授《鴻門宴》時,可借助現代教學工具多媒體將其中片段制作成聲情并茂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真實體驗與理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因受多種因素影響,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教育既要迎接挑戰,又要抓住新機遇。在教師進修階段,有關進修學校要與時俱進,轉變思想,不斷創新,將傳統、現代與外來文化相互滲透,采用開放式教育手段,提高我國整體教育質量與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 孫松利.新時期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教育工作如何調整與完善[J].小作家選刊,2017(10).
[2] 梁建霞.淺議多元文化語境下的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育[J].未來英才,2015(14).
[3] 李文芝.淺談進修學校語文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素質[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12).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