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的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下不斷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必要措施。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加入情景模式,不僅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在此基礎上文章對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又分析了其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應用策略
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在研究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創設一定的情景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通俗一點來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情景教學法,就是借助一些教學工具將課本中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化,為學生創造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學習環境,進而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為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奠定基礎。
一、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創設教學情景
要充分發揮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就需要教師利用豐富的教學工具和手段進行合理情境的創設。教師要在仔細研究情景教學特征的基礎上,明確情景教學的內涵要求,從而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才可能帶領學生順利地開展情境教學的活動。與此同時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在充分尊重學生實際發展情況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情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要做好情景教學的設計,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知識同生活的關系,比如可以借助生活中具體存在的實物進行情境演示。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是在符合人們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對課本內容的再次創作。老師可以根據課本的內容,選擇不同的輔助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感受直白描述背后的圖文形象。如在教學《跑進家來的松鼠》的一課時,可以將小松鼠的圖片和活動狀況進行圖片展示,再配上課文的文字描述,能使學生馬上進入到文章的內容中,加深對課文知識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借助影音視頻或者是圖片來展示課文的內容。比如教師在進行《北京的春節》的教學時,就可以向學生展示春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貌圖片,以及各地喜迎春節的熱鬧景象,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文中所描述的誘人場景,并對文章背后的深層寓意進行更深的理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二) 優化教學形式
要充分發揮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還需要教師對教學形式進行優化,利用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同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情境教學是將學生作為課本知識的探究者和研究者,是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因此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通過設定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的時候,可以先將學習情境展示給學生,并且提供一些具有探究意義和引導意義的材料,使學生在憑借自己的知識積累充分發散思維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習中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加深對周圍人和事的認識,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和生活感悟。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的情景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設置疑問。在進行課文導入之前,通過適當的疑問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實現學生潛能的釋放。因此教師在設置疑問時,是要有很強的導向性的。最后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歸納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更好地提高情景教學的課堂效率。
(三) 增進師生關系
要充分發揮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還需要構建知心朋友型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這就需要教師在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新課程的改革明確提出了要在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中學語文課堂的情景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使教學活動符合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興趣愛好等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滿足學生學習要求的情節,充分喚起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課堂教學的環境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教學的有效目標。除此之外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時候,老師還應該學會認真聆聽學生的心聲,注意他們情感上發生的改變,為學生答疑解惑排除困難,成為學生信任依賴的伙伴。總之就是要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采取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更加高效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動性的發揮。
二、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一直是占據著主導的位置,學生機械地坐在位置上聽講,很容易出現走神等現象。而情景教學則是通過將情景模式引入到教學中,在充分尊重小學生心理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對被動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改變,創造出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就很容易實現對知識的掌握,獲得更有效的學習效果。
(二) 激發學生自主能力
小學生受到年齡因素的限制,對抽象事物和知識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強。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利用情景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置身于設定的情境之中,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化,為學生創造更加便捷的學習條件,同時還能利用新穎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 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情景教學就是通過設定一些具體的場景來引發學生的感受和認知,而這些情景的設置又是需要學生共同努力完成的。情景教學使得教學在創設的情境中開展,使學生能夠得到切身的體會,教師在此基礎上組織開展游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在進行情景再現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合作意識。
(四) 擴大學生認知范圍
在小語文課堂上引入情境教學的模式,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認知范圍。情景教學通過情境創設和利用情境及高新手段將學生帶入到語文課文所展現的審美感知空間中去,不但對課文本身所涉及的知識有所了解,也必然會涉獵到豐富多彩、紛繁復雜的社會人生和自然風貌,促進學生認知視野的有效拓展。與此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通過設置新穎的討論問題和環節,還能夠在寓教于樂中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三、 結語
綜上所述,要滿足新課程改革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就要充分利用情景教學的方法,要將其當作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在正確認識情景教學的基礎上,科學設計情景內容創新形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對教學形式進行優化,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以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云.淺談創設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02):145-146.
[2]王靜.情景教學,激活課堂——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作用[J].中學生導報,2016(02):177-178.
作者簡介:
葉鋒,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吳江區平望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