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理工科、經濟類各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它不僅能為學生專業課的學習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還能使學生得到嚴謹的思維訓練和科學的素質培養。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甚至差距非常大,因而本文對高職院校數學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學方法和改革途徑。
關鍵詞:高職數學;現狀;改革
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理工科、經濟類相關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公共基礎課,它不僅能為學生專業課的學習提供必要的知識基礎,還能使學生得到嚴謹的思維訓練和科學的素質培養。為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根據貴州高職數學教育的現狀,本文提出一些教學方法和改革途徑。
一、 高職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大部分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印象就是艱深晦澀、枯燥無味。貴州高職教育錄取分數線逐年下降,學生數學基礎更是參差不齊,很多學生對高等數學課程的學習沒有一個很好地認識,認為高等數學的內容與自己專業課程聯系不大,從而忽視了這門課程學習的重要性,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大部分學生做不到課前預習,上課走神、開小差成為一種常態,甚至有些人認為高等數學與實際聯系不大,根本沒有必要學習,因此曠課、早退、抄襲作業、考試舞弊等現象非常嚴重。
二、 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現狀
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及社會的發展需求,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必須遵循“重應用,淡化理論,以需要、夠用為度”的原則。而在實際情況中,以我院為例,數學課學時少,所授課內容很難達到為專業服務的要求。在教學上,不再介紹相關定理的推導、證明過程,而是直接講解公式、定理結論的應用,這樣講解,忽視了在課堂上對學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訓練,學生無法真正明白公式、定理、結論的相關應用背景,導致在專業課程中不會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教學狀態也是缺乏數學素養的一種表現。
三、 高職數學教育的幾點改革措施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首先要把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放在第一位,努力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把課堂當作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授課對象,找到他們數學基本功不好的原因,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培養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
(一) 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次教學
高職學生大多數數學基礎差,并且在一個班內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由于高中階段所學數學教材不同,故所學這門課程的知識體系也會有很大差異。而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面對的是全體學習者,不會因學生個體差異而改變,齊步走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高職教育學生發展的需要。如果要比較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分層次教學應用于課堂教學中。
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它的指導原則就是因材施教,對學生分好不同層次班級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授課和指導。
(二) 合理選擇內容 增加學生興趣
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主要是技能型人才,高等數學作為公共基礎課,主要為專業課服務,由于學生數學基礎相差大等客觀因素,教師應盡量避免采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對理論的推導、定理的證明、抽象的概念可以適當地減少甚至刪除。對于專業知識緊密聯系的知識點則需要精講,以我院機電類專業為例,教師則需系統地講授傅里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的概念、性質、應用等知識點,加大課本習題甚至是課外習題內容的練習,以此為學生今后能夠靈活解決一些電磁學、流體學等與專業密切相關的問題打下扎實的基礎。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時不必為一些繁瑣的高等數學知識而受到影響,才能使高等數學知識真正成為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工具。
在學校教師可以積極舉辦如數學建模大賽之類的競賽活動,吸引更多愛好數學的學生參與進來,為基礎好的學生參加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做好充足準備,這種活動也豐富學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
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單純的為專業服務,也在于對學生一些思維能力的訓練,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體現數學特性的計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等,教師可以每一周固定時間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發布一兩道有關數學知識的題目,比如數字推理題、圖形推理題、數量計算題等,堅持對這些題型的訓練,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相應的思維能力,讓獨立思考解出答案的同學獲得成就感,讓沒有想出答案的學生在經過教師的提示或解答之后有收獲感。而且由于在國家公務員考試、省公務員考試等其他綜合類考試科目中,這幾種題型是常見的題型,通過一周一兩道精選題的訓練也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熱感知畢業后的考試題型。
(三) 利用多媒體 增加互動交流
在課堂上,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可以用少量課時,給學生一起觀看有關數學類的電影,比如《美麗心靈》《心靈捕手》《模擬游戲》等與數學有關又充滿正能量的電影(或推薦學生課后觀看)。與學生一起討論數學作為自然界的語言它的美妙之處。既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的枯燥之感,增加他們對數學這門課程的好感。通過交流又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氣氛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興趣,為了能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四、 結語
在大力發展高職教育的今天,高等數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
為培養專業知識豐富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奠定一定基礎,對于高職高等數學教育的現狀而言,一定的改革是大勢所趨。我們可以通過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以及高職數學的教學現狀,大膽地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學得更好,使他們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陽妮.大學數學分層教學的理性思考[J].高教論壇,2007(10).
[2] 邱翠萍.高職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0).
[3] 趙紅莉,何明宇.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新校園旬刊,2014(9).
作者簡介:
張熹成,貴州省貴陽市,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