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育部門加強對各個學校、學科教育的重視。而且隨著“素質教育”理念落實,更是讓教育部門認識到對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進行改革創新的必要性。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學內容會影響學生對我國歷史以及國外歷史的學習。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應用情景教學法,輔助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景教學法;素質教育
一、 前言
在初中階段學生所要接觸的課程較多,而這些課程中,歷史是較為重要的課程,學生通過學習歷史知識,能夠對我國的歷史發展進程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也可以系統地把握世界發展狀態,以歷史的眼光看待當今社會。所以,從教育意義角度看,歷史教學對學生起到的影響作用較大。因此,初中歷史老師應該明確自身肩負的重大責任,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所學內容對學生的歷史素養加以培養,并且與時俱進地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加以創新,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學習欲望和興趣,也提高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效果。
二、 情景教學法的概念
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要求任課老師根據課本內容描寫的語言和場景,來創建出與課文內容相關、形象鮮明的場景。并且,在情景教學中教師結合語言的感情渲染以及音樂的藝術感染,能夠實現重現課文內容。然后讓學生通過看情景現場還原或者是動畫還原來感受課文內容的真實性,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學習感受。而且,老師和學生在情景教學法的感染下,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最重要的是,情景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思維模式,對學生智力開發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三、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加入情景教學的主要措施
(一) 組織進行知識內容還原
傳統教學模式中讓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雖然可以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但是卻無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難以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深入學習。所以為了讓學生可以輕松且自愿地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就應該讓老師的教學方式變得更加的輕松和有趣。
基于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借助情景教學法還原歷史場景,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可以促進師生互動,拉近師生距離,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歷史教師要明確認識到,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因為長時間依照課本內容學習而對歷史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將相關歷史內容進行情景還原。舉例說明:比如說在學到“洋務運動”知識點的時候,如果想要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的內容,那么就可以組織三到四名學生進行情景復原,復原當時李鴻章積極建立北洋水師、參加洋務運動活動的場景,通過語言的傳達和角色的演繹,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歷史知識。
(二) 將教學過程情景化
教學過程就是老師提問或者學生提問。而將這些過程情景化,意思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可以勇于提出問題并且尋求老師幫助,與此同時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老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講臺下聽著。學生是否聽懂和理解了教學內容無法進行準確的判斷,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且在第一時間清楚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老師就應該在上課期間,多對學生進行提問。但是,提問的方式不能像傳統的提問方式一樣,而是要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提問方式進行創新。
比如說:在學到“楚國歷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詩人屈原投江自盡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如果學生不知道怎么樣回答問題,老師就可以提議讓學生進行情景復原,這樣即使做不到讓學生感同身受,也起碼讓學生感受到了當時屈原投江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這種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上課期間緩解學習壓力。而且在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僅能完成對這部分歷史知識的學習,還能引發出更多對于歷史知識的感想。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歷史知識的掌握是極其有用的。
(三) 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情景復原
如果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初中歷史老師只能要求學生通過想象還原歷史情境,無法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而學生也難以獲得理想的學習體驗。所以,此時,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完成歷史情境的創設,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而且,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渲染,在學生進行情景還原的同時,播放貼近的音樂,增強教學情境的感染力。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創設教學情景,可以從聽覺和視覺上刺激學生想象力的激發。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歷史課程中,不是所有的場景都可以進行復原。所以,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選擇,保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效果。
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輔助學生對歷史教學情境進行還原,對學生掌握所學的歷史內容有著很大的幫助。并且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技能,在學生進行歷史知識學習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換言之,借助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能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既接受了歷史知識,還打破了傳統歷史教學的禁錮。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知識,消除了學生的學習疲勞,還能夠從心底激發出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在學習興趣被激發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增強了初中歷史老師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 在初中歷史教育中加入情景教學的重要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發展,我國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在諸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多種教學方法逐漸被應用到教學活動中,為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面優化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組織開展情境教學模式不僅體現出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能促進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能夠在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情況下,讓學生接受新的教學方法。而且,還不會使得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產生抵觸。同時,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激發,實現對師生身份的轉換,讓教師從傳統的教學主導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幫助者和引導者,能夠輔助學生對初中階段歷史知識的深入系統學習。可以說,這種教學模式的演變,既尊重了歷史授課老師又尊重了學生,還能夠使得學生和老師進行相互的尊重,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而且,這種情景教學模式對我們初中歷史教學的意義是極大的。因為歷史是一門很復雜的學科,它所涉及的內容從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到國外的各種歷史,形成了相對復雜的知識系統,需要學生進行背誦和熟記。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學生必然無法形成對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也無從談起,教學改革難以取得理想效果。而情景模式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慢慢對歷史有了興趣,這樣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就會很認真地聽講,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促進了歷史教學作用的全面發揮。
總而言之,情景教學模式的出現,使得初中歷史教學變得不再枯燥,相反還讓學生感受到了歷史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也將歷史教學變得更為深刻,教學科學性和規范性明顯地提升,能夠促進學生對初中歷史知識的深入探索,實現對學生歷史綜合素質的培養。
五、 結束語
隨著教育研究者長時間對初中歷史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加以研究,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并且在實踐探索中發現,借助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欲望,也提高了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欲望。與此同時,在強化學生學習能力的時候,還促進了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學習創新能力得到明顯增強。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加入情景教學法,其教學方法所起到的作用是無法估量且不可忽視的。而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加入情景教學法也踐行了新課程標準對初中歷史教學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在滿足和提高了學生學習欲望的同時,還提升了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素質,提升了初中歷史老師對歷史教學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馬晉平.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63-64.
[2] 秦廷壽.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9):100.
[3] 高小喬.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2015(30):80-81.
[4] 沈大禮.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55.
[5] 黃靜.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讀書文摘,2017(7):303-304.
[6] 郭春.探究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小作家選刊,2016(5):162.
[7] 黃明聰.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5(34):85.
作者簡介:
謝克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廣西南寧市興寧區昆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