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圖譜是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把更長時間段內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將多張思維導圖聯合起來,可以展示地理學科知識的核心與組織方式。它是教師總結自身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并與學生探討交流的極佳方式。
關鍵詞:知識圖譜;思維導圖;初中地理
思維導圖本質上是使用形象化的聯系圖表達知識結構、理順知識邏輯、形成知識體系的工具。由于其作為教學手段時,新穎獨特、形象生動,近年來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個學科的實際教學中。初中地理學科知識點多,但各知識點有組織、有內在聯系,將思維導圖工具引入地理學科教學可以加深學生理解記憶,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而知識圖譜最早出現在管理學領域,后來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領域和圖情領域,現在慢慢向其他學科發展。陳悅和劉則淵將知識域可視化最終呈現的圖形稱為“知識圖譜”,認為知識圖譜是顯示科學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的一種圖形,并將知識圖譜定義為可視化地描述某一學科/領域知識資源及其載體,繪制、挖掘分析和顯示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創造知識共享的環境,以促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合作與深入的工具。其“顯示知識的結構關系”與“可視化地描述知識”的特性,與思維導圖不謀而合,其更加宏大的視野(整合學科乃至知識領域的知識資源)啟發我們:可以通過整合、聯系多張思維導圖的方式,得到跨度更長、知識點覆蓋面更廣的知識圖譜。例如,半個學期的思維導圖形成知識圖譜,有助于對這半個學期的地理學習形成整體認識。以中國的地形、氣候、河流結合知識圖譜,并使用軟件xmind為例。
對于傳統的思維導圖來說,會把地形與地勢、氣候、河流與湖泊、自然災害劃分成四個思維導圖來記憶,這樣會導致在回顧知識點時,沒有宏觀的體系結構概念,容易遺忘部分重要細節,而如果先用大的框架將四個思維導圖聚合在一起,則更容易讓學生把握整個章節的脈絡。
由此及彼,我們可以把所有零碎的思維導圖都根據相同的節點之間聚合為一個統一的知識圖譜。并且可以不斷補充,雖然是宏觀層面的圖譜,但只要不斷完善每個子節點,則可以變成一幅完備詳盡的知識圖譜。圖譜的每個圓圈代表一種層級結構,按照概念的層級結構,我們則可以按照統一的方式來梳理我們的知識架構。
這樣有利于將知識點按照概念的抽象程度劃分,統一成一張圖譜,有利于知識脈絡的梳理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系,在宏觀層面我們更容易聯想到不同知識點的串聯或者因果關系,起到由此及彼的推理作用。傳統的思維導圖對于層級的劃分沒有限定,往往是不同的章節有不同的寫法,容易使得學生記憶思維導圖出現偏差錯漏,如果能將層級劃分的方式統一固定下來,按照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組織,則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孔桂飛.“畫”出地理好成績——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
[2]劉建秀.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
[3]賀巧蓮.淺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
[4]知識圖譜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基于SSCI與CSSCI期刊論文的計量與可視化[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05(41).
作者簡介:
施華麗,福建省晉江市,福建省晉江市深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