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問教學是教育教學過程中一種非常常用且有效的教學手段,提問教學效果的發揮能夠產生多種良性影響,然而受傳統教育教學思想束縛,我國現階段的初中思想政治提問教學過程存在問題,“無效提問”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更影響了課堂教育的實效性,積極采取措施優化提問教學,保證“有效提問”已成“當務之急”。本文就此展開論述,希望能夠為相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課;提問;教育實效性
我國偉大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認為提問會直接影響課堂教育的效果,并提出了“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的教育觀點。現階段,我國教育者對有效提問都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如可以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可以有針對性地落實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然而當問及如何保證提問教學的落實質量,如何保證“有效提問”時,很多教育者卻比較茫然。由于缺乏相應的教學模板,很多教育者不知道如何落實提問教學,有些教育者甚至“迫于形勢”落實提問教學,有效提問難以保證,提問教學的落實效果也因而差強人意。
一、 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提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 提問缺乏目的
提問是引導人思考的信號和動力,因而初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的有效提問目的應該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知識。然而很多教育者在進行提問時,往往想到什么就問什么,跳躍式的提問容易使得學生的思維發生斷裂;與此同時,很多教育者習慣于頻頻發問,學生根本沒有時間思考,亦沒有時間體會問題之間的聯系,學生難以體會教育者提問的目的,這無疑會影響提問教學的效果。
(二) 提問脫離實際
教師的提問必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聯系才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教師的提問必須具備一定的價值,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對學生的思想或行為有所幫助,才能稱之為發揮了提問教學的作用;教師的提問必須有較為準確的深度,如此才能夠避免過深影響學生理解,過淺無法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然而現階段,很多教育者在設計提問教學時,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問與學生的生活毫無關聯,完全不考慮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水平,學生難以對教師所提問題產生探索欲望,想要利用提問教學保證教育實效性也因而淪為“紙上談兵”的空想。
(三) 提問缺乏互動
提問教學具備極強的藝術性和互動性,藝術性指教師提問的語言藝術,核心在于語言藝術是否能夠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互動性指教師提問能否帶動師生互動,核心在于利用師生交流解決問題,幫助教育者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然而很多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落實提問教學時并不注重提問的語言藝術,與此同時,由于提出問題與回答問題之間需要給予學生時間思考,但是很多教育者一次性拋給學生數量眾多的問題,學生長時間的思考必然會影響課堂進展,教育者為了避免影響課堂進度,極可能采取“自問自答”的提問式教學,提問教學的價值與作用根本沒有發揮,提問教學的實效性自然難以有所保證。
二、 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一) 善用提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受客觀條件影響,長久以來在很多師生心目當中,思想政治課程都屬于“政治”。正因為此,很多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學在落實的過程中過分重視說理性,教條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愿意配合教育者,進而使得課堂教育淪為教育者的“獨角戲”。基于此,教育者應善于利用有效提問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課堂氛圍,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與教育者和其他學生互動,變學生為“知識的探索者”,而不是傳統教育模式下的“知識的活容器”。例如,在落實《珍愛生命》時,教育者可以向學生們提問:大家知道哪些與“珍愛生命”相關的新聞與故事?讓學生們利用小組交流分析相關的新聞或故事,并在小組內選拔代表向班級內其他同學講述,待代表同學講述完之后,教育者可以進行再次提問,如:通過故事大家對生命都產生了怎樣的感悟?利用逐步提問,教育者一方面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生命的精彩和獨特,并最終升華課堂教育中心。
(二) 善用提問讓理論與實踐相聯系
教育的終極目標并不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死知識”“死概念”,而是要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概念的基礎上將之活學活用于生活實踐之中,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因此,提問教學應該有意識地聯系學生的實際,要能夠為學生綜合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因此,在進行提問教學時,教育者可以善用生活之中的案例、圖片等向學生提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思想政治課與生活實踐之間的關系,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學以致用。例如,在落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教育者可以為學生播放影視資料《感動中國》中的片段,待學生們觀看完視頻之后,向學生們提問:什么是堅強?引導學生思考堅強的意義,并幫助學生在自身頭腦之中注入堅強的思想意識,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堅強品質。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問是教育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對于初中思想政治課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提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教育者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優化師生關系,實現提高教育實效性的目的。基于此,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正視現階段提問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開展提問教學,要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提問教學的優勢和價值,以促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強.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淺談思品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33).
[2] 姚波.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2).
[3] 余克亮.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128.
作者簡介:鄭冬妮,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永春文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