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班幼兒剛進入幼兒園,對于幼兒園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想動手體驗幼兒園的各種活動。實際上幼兒在三四歲的時候對顏色是非常敏感的,這時候在美術活動中加入色彩的教學能夠提高幼兒對色彩的敏感度,還能夠利用色彩來鼓勵幼兒充分發揮創造力。但是目前很多小班美術教學中關于色彩的使用卻非常少,小班幼兒的色彩教學真的很難開展。
之后我也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大多是從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教學目標的角度去考慮小班幼兒的色彩教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小班幼兒的具體實際。小班幼兒年齡小而且自覺性差,對他們的美術色彩教學完全不能照搬大齡兒童的教學方式,而是需要結合具體實際創新教學方式。只有符合他們具體情況的教學模式才能夠吸引幼兒注意、發揮幼兒潛能、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奇妙色彩;小班美術;樂趣
下面舉幾個我在美術色彩教學中的案例,來分享一些創新性教學的經驗。
我對這次幼兒美術色彩創新型教學的基本實施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 激發學生興趣:感受色彩帶來的樂趣。2. 挖掘自身潛能: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在色彩運用上的潛力。3. 少干預、多引導,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給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
階段一:神奇的色彩融合
活動環節:1. 現場調制水彩顏料;2. 將水彩滴在餐巾紙上;3. 現場觀察變化效果。
觀察記錄:傳統的幼兒美術教學觀點認為,美術教學的目的在于幼兒能夠用色彩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其實不然,美術尤其是色彩的教學更多的是提高幼兒對色彩的認知和敏感度,對不同的色彩有自己的理解,這樣他們最后才能夠用自己對于色彩的認知和理解完成一幅帶有獨特個人風格的作品。
我帶幼兒在顏料盤上調了幾種常用色彩,在調制過程中特意多調了一些水,這樣能夠更好地在餐巾紙上暈染開來。調制好以后我讓幼兒用水粉筆蘸取顏料將色彩滴在餐巾紙上,靜靜等待暈染。
幼兒被這個操作簡單但是效果神奇的做法驚呆了,都靜靜地觀察色彩在餐巾紙上的暈染效果。這時我用提問的方式引導,比如“顏料中心和周圍的顏色有什么變化?”之類的問題。同時我鼓勵幼兒用多種顏色進行嘗試和觀察,幼兒在多次嘗試后自然發現了三原色和三間色的神奇變化,但是不知道這一變化的科學解釋,這時就需要教師在他們實驗的過程中進行淺顯易懂的講述。雖然三原色和三間色的教學是小學美術的內容,但是幼兒經過親自動手操作和教師的解釋,這個理論變的非常容易理解。幼兒對于色彩也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和掌握。
階段二:彩蛋創作
活動環節:1. 用水彩筆在熟雞蛋上作畫;2. 展示自己的作品。
觀察記錄:傳統的觀點和理解都認為繪畫作品應當在畫紙上完成。畫紙上的繪畫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幼兒來說繪畫更多的是為了建立他們對繪畫和對色彩的興趣。采用多種形式的繪畫方法,反倒能夠激發幼兒的繪畫熱情。另外雞蛋的作畫相當于一種主題的創作,幼兒在雞蛋上和在畫紙上的繪畫思截然不同,這種方式也能夠開拓幼兒的創作思路。
幼兒起初拿到雞蛋的時候不知道怎樣作畫,大多數都采取了人物畫的形式,將雞蛋看作是人物的臉,給雞蛋簡單地畫上了眼睛和鼻子。雖然完成效果不錯,但是并沒有達到我們美術色彩教學的目的。這就需要繼續發揮引導作用,“小朋友們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將這個雞蛋看作是我們第一個環節所用的餐巾紙,它不僅可以畫眼睛和鼻子,這個雞蛋就是一張立體的畫紙,在上面可以畫任何東西”。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的作品也越來越多樣,有畫花朵的、有畫臉譜的、也有將雞蛋化成色彩斑斕的石頭的。
同傳統畫紙相比,雞蛋更加方便攜帶和展示,在這個環節繪畫結束之后,我特意留出時間讓每一位幼兒分享自己的作品。在當天的教學結束之后,他們也將作品帶回家后和家人分享,這種分享實際上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也鞏固了我們的教學效果。
階段三:紙筒樹葉畫
活動環節:1. 觀察作品,尋找作畫的工具和方法;2. 自己動手制作作畫工具;3. 完成樹葉畫的創作。
觀察記錄:這個活動實際上非常簡單,之所以把這個環節放在美術色彩教學的最后一步實際上是對前期教學效果的檢驗。樹葉是綠色的,如果沒有經過前期的關于色彩的教學,可能現在的作品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此次的作品在顏色使用上是豐富多彩的,才能夠證明此次顏色教學的成功之處。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先讓幼兒觀察了一下我手中的作品,啟發大家用廢舊卷紙筒來作畫,在我的引導之下幼兒發現了畫作的神奇之處,將卷紙筒擠壓成不同形狀的橢圓再蘸取顏料即印出樹葉的形狀。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開始動手操作,這個環節不僅僅是色彩的教學,而且還加入了手工操作和廢物利用的意識在里面,已經成為了創新型教學中的綜合性教學。
在幼兒作畫過程中我細心觀察,每位幼兒選擇的顏色幾乎都不相同,他們已經跳出了傳統的顏色束縛,為大樹印上的不同色彩的樹葉,每一棵大樹都色彩絢麗并且生機勃勃。
活動總結:
第一,在游戲中激發幼兒對于色彩的熱情。色彩教學中最大的難題在于幼兒對于色彩的感知,他們認識生活中的色彩但是無法很好的將生活中的色彩和美術教學中的色彩相結合。這時候需要引入色彩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觀察色彩、感受色彩,教師在這個環節不用進行過多的干涉,僅僅進行一般的常規引導即可。
第二,在視覺中感受色彩。色彩更多的是一種感受而非教師的講述,所以為了提高教學的效果需要設置體驗和感受的環節,就比如說第一個環節的設置實際上就是一種色彩的感受,學生通過自己的滴畫發現和感受三原色和三間色的神奇之處,這種效果是傳統課堂教學所無法達到的,因而更要重視色彩教學中感受的重要性。
第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創新型美術色彩教學關鍵的創新之處在于教學方式的多變。摒棄了傳統的臨摹作畫、紙上作畫的教學方法,而采用游戲教學、雞蛋作畫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能夠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他們在作畫的過程中注意力一旦集中就會很認真地聽這個環節中教師對他們的要求和規定,從而避免混亂場面。
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在美術色彩教學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這一教學方式不應當僅僅用于美術教學中,而且還應當在幼兒教學的其他領域大力推廣。
作者簡介:蘇雯,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東部新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