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安

[摘 要]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導入方式將會對課堂教學效率帶來影響。為此,在文中就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對課堂導入進行分析,以期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趣味導入;練習;興趣
導入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學習興趣的激發、積極性的調動,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達成。巧妙的導入可以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提高課堂效率。相反,如果導入枯燥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消極情緒,會直接表現在學習行為上。學生被動的參與,使教學顯得一潭死水。到底要不要激情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是我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一些教學思考。
【案例】
一、激情導入
1.師:(老師開場白)同學們,在我們中央電視臺有一個闖關節目叫星光大道,大家喜歡看嗎? 聽說我們班的同學計算能力特別棒,老師準備了一些闖關題目,在今天這節課上老師想帶你們到智慧島上去闖闖關,你們愿意嗎?出示12×40 = 31×20= 16×20=?請學生說出口算方法。
2.師:同學的計算能力果然很不錯,其它同學也能算出來嗎?老師還想再考考同學們,有沒有哪位同學敢在沒看到題目之前就敢舉手接受挑戰的?
筆算并說出計算過程:41×7=
學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計算出結果后,請同學在位置上說出答案。 講解答案后,你能說說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過程嗎? (播放課件)1、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多位數的每一 位數; 2、哪一位乘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師:通過剛才的復習我發現同學們對以前學過的乘法的口算,筆算掌握得不錯,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乘法的有關計算。請看大屏幕
二、探究算法
1.通過教材的情景,引出問題,師:媽媽帶著小紅小紅去干什么?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還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生:買書,每套書14本,王老師買了12套。師:誰能根據這兩條信息提出一個有關數學的問題?生:一共買了多少本書?師:要求一共買了多少本書?應該怎樣列式?生:14×12= (師板書) 師:同學們請看:14×12是我們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嗎?是我們學過的兩位數乘整十數嗎?對都不是,它是一般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師:今天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板書課題)
2.師:同學們自己思考一下,這樣的乘法可以怎樣去計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在小組內交流。 生獨立思考,研究算法,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各種算法,并對各種算法進行評價。
3.師:都算完了嗎?請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拿學生的作品進行投影)并讓學生說說他是怎樣計算的。
4.師:真不簡單!在如此短的時間里面,同學們居然能夠發現這么豐富的計算方法。 課件出示豎式的寫法,讓學生說說豎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三、鞏固新知
1.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解決問題
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三年級(1)班的同學做紙花布置教室,全班有43人,每人做12朵紙花,同學們一共要做多少朵紙花?
3.小結
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可以用什么方法?應注意什么? 教學后,我欣喜地看到,整節課孩子們自始至終處于思維的活躍狀態,他們被數學問題所吸引,他們為解決問題而思考,課堂教學活動成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活動。整節課,孩子們時而安靜地思考、時而踴躍地發言,時而安靜地書寫、時而大膽地表達自已的想法。課堂上動靜交替,孩子們積極參與,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得到充分的體現,而有效的課堂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簡單的計算題向解決問題過度,有層次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本節課中收獲各自成功的體驗,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教學反思】這種教法更能體現數學課的特色,更能以數學—生活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使課堂教學更高效,更充滿活力。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使情境具有“數學味”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里所說的“情境”不僅僅指“生活情境”,孩子的認知起點、思考性的問題等都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情境。案例就是以學生自身對在玩中接受乘法的認知來作為一個教學的情境,這樣能在一上課就使孩子信心滿滿,使孩子們迅速調動認知體系中與本節課知識有關的認知,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同時,又能使教師了解到學生的認知起點,對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另外,還可以使一部分已經有所認識的孩子在上課開始就體驗到成功,促使他們今后能更主動地通過各種渠道去學習數學。這樣的教學情境比起案例一中的復習情境能起到更全面的作用,能使孩子們在上課開始就體會到數學課的“生活味”。再加上有效的課堂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簡單的計算題向解決問題過度,有層次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本節課中收獲各自成功的體驗,使得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這是本人在《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上一點淺薄的見解,寫出來與大家共同思考。
參考文獻:
[1]鐘煥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導入新課[J].知識窗(教師版),2017(12):25-26.
[2]洪艷玲.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妙招知多少[J].新課程(小學),2017(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