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加福
[摘 要]實效性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命線。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著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新課程改革地不斷深入,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要,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便成為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就要遵循高中政治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效
高中政治是一門理論性較強、較抽象的學科,而新教材,新課改的新要求,使高中思想政治課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進一步突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吸引學生選擇思想政治學科是擺在思想政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政治課教學常常沉悶乏味,教起來沒勁,學起來沒意思,課堂效率不高。目前,高中政治新課改已全面實行,新課改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提高政治課課堂效率,減輕學生過重學習負擔。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怎樣才能提高政治課課堂效率?
一、阻礙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原因
如前所述影響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教師、學生和教學方法。目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1.教師方面
高中政治課有其獨特性,因此對高中政治課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將知識點整理成體系,總結出難以掌握的知識點。而目前高中政治課教師的素質一般,另外在高考指揮棒下,對理科生而言高考不用考政治,政治成為了副科,造成了部分教師的積極性不高,應付了事。教師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主導性發揮不出來,必然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2.學生方面
對學生而言高中政治不是一門很好學的課程,有大量的知識點要記同時還需要花很多時間來理解融匯。高中生雖然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面對較為復雜的高中政治知識點仍然需要大量的指導,同時面對難記、難理解的高中政治課很多同學有畏難情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這些容易阻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教學方法
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多停留在課本知識的照本宣科上,注重知識點的灌輸,缺乏課堂的活力和樂趣。時間一長,老師念書念的累,學生聽課聽的苦。教學方法的單一造成了教師和學生的雙方痛苦。教學方法的好壞決定了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而教學方法直接由教師的素質決定。從這里可以看到教師、學生、教學方法三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三者中一個處理不好,都會影響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策略
1.研究教材,凸顯教學重點
新課改后高中思想政治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老教材的模式而是采用模塊建構方式,有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四大必修模塊。教師要對這其中所講的內容以及與之配套的參考資料了如指掌,該重點展開的部分要明確重點結構。同時還要勤查資料,了解與之相關的交叉學科內容。我們不僅要把這四本書讀厚,而且要把它們讀薄;要構建出它們各自的知識框架,還要就某個論點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結點。通過這些,優化教師的政治知識結構,也只有這樣,教師備課、講課才能應付自如,教學才能清晰明了,學生才能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識。
2.閱讀著作,活躍教學思維
教師應該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圖書館或在網絡上閱讀有關政治的專業性著作,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新課改后,政治課還有六大選修模塊,涉及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思維、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內容。所以教師要積累、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法律、道德、歷史、地理、文化、軍事、科技等方面的內容,教師都應去學習。教師只有準備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只有課堂充滿知識的魅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三)觀看時事政治,創建熱點平臺
時事政治是指當前國內外發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影響的新聞。教師應及時觀看新聞聯播、聽廣播、閱讀報刊雜志,準確掌握第一手資料。教師可以運用這些最新的經濟動態、國際國內形勢、政治動態等來解釋我們課本中的知識理論,使理論知識形象化,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昂。
3.引入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突出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黑杰斯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收者,而是積極的、主動的知識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使課堂變成探究性活動課堂。”這就需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課標“經濟生活”中,在每一個單元結束后有一框題的“綜合探究活動”,可見,教材的編寫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師可以根據綜合探究的內容,確立一個課題,讓學生展開討論,也可以通過開一個辯論會的形式進行探究。例如,高一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的綜合探究“正確對待金錢”就可以開一個辯論會,讓學生深刻地了解貨幣的來源、本質及其職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可以設立正方和反方。正方:“金錢是眾善之門。”反方:“金錢是罪惡之源。”在開辯論會之前要求學生去尋找素材,上網查詢,閱讀書籍,掌握感性材料。在辯論會上充分體現探究式教學的魅力。
4.運用穿插式教學方法,展現政治教學藝術的魅力
在政治教學中,圍繞教材中心內容,適當拓寬知識,開闊視野,進行穿插教學,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穿插的內容一定要恰當,圍繞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恰當的課外材料。這些課外材料可以是現實生活內容、交叉學科知識、時事政治等。通過真實的例子,學生可以把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得更透徹,也能在習題中更好地應用這些知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我想,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優化教學活動的策略,把握好活動過程中的操作環節,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接受并學會運用政治知識,那么,高中政治課堂也完全可以像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所說的,是個“快樂的場所”!
參考文獻:
[1]胡光泉.高中思想政治課探究活動有效教學的探索[J].中國民族教育,2012(2).
[2]張虹.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及教學方法[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