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摘 要]現如今國家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人們也更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啟蒙階段為小學,是基礎教育的開端,學生學習和成長好壞受班主任管理水平高低的影響,班主任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科學化的管理。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管理; 策略研究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校的教學環境已經得到很大改善,教學設施和設備越來越先進,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迅速的背景下,班級管理工作一直是教育事業的核心。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其管理的目的是讓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方式,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有許多小學班主任的管理還是存在缺陷的。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管理應以學生為主體,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摒棄傳統的管理方式,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工作,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促進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本人主要就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作簡要分析。
一、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期間出現的問題
(一)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于我國的小學班主任兼任授課教師的工作,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與授課教師之間的身份界限易混淆,雙重身份的情況不利于班主任有效的管理。受填鴨式教育理念及應試教育的影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主要是以教育為主,一味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弱化班級管理的功能和機制。小學生由于長期是處在機械化管理的角色,缺乏主體意識。因而要想改變現狀,要轉變班主任的主體觀念,才能培養小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二)教師綜合素質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綜合素質的高低是小學班級管理價值體現的基礎,所以要想體現優秀班級管理的價值,這對班主任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班主任在進行管理時同時也是對自身進行管理,正所謂“嚴以律己”,要想學生能夠接受管理,班主任必須要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自身去影響學生,幫助改善學生不良行為,有助于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將學生教育一概而論,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于我國是應試教育的教育體制,教師在進行教育時主要以傳授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發展,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情緒,造成部分學生有厭學情節。根據研究發現,學生的個體不僅存在差異,差異還明顯趨于極端化。在統一的應式教育下,對于那些差異性學生而言是無法得到關注的。因此,對于理解能差的小學生,無法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跟不上班級的學習進度,必然會產生對學習的抵觸心理導致成績直線下降。
二、“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策略
(一) 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人們越來越注重教育,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班主任要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綜合型人才。在小學大多數的班主任兼任著授課教師的工作,與學生應更近距離的面對面接觸,這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班主任可以多開展班級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拉近與班主任的距離,有助于師生之間互動溝通,增進師生的感情。比如班主任可以開展展現學生個性的活動,由學生決定活動主題內容,通過開展班級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最終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應提高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關注度,不能以成績否決一個人,對于那些情況特殊的學生應多一些鼓勵和幫助,與之多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讓他們在班級有機會中體現自我價值,增強自我信心和班級榮譽感。班主任可以多開展心理教育活動,疏導學生心理問題,化解心理壓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二) 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
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下,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小學的班主任要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班主任應多關心學生,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問題,有助于推進班級管理工作順利的進行。小學生年齡小,對于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多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如若采用傳統單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倡導“以人為本”理念,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為學生服務的意識。 班主任應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要學會放權,讓學生有管理班級的主觀意識,班主任可以輔助學生去管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鼓勵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展。同時,小學班主任應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的學習,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
(三)平等管理。
班主任的管理是否可以平等化在于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是否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小學班級管理的起點。班主任不能僅憑成績好壞就對學生進行區別對待,在面對學生犯錯懲罰時,應要一視同仁,不能對于成績好的同學就包庇縱容學生犯錯,而成績差的學生犯錯的時候卻要嚴懲不待,差異化的管理方法不利于班級有效的管理,同時還會惡化師生之間的關系,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并且都是與眾不同的,班主任不能因為成績去否決學生的價值所在。班主任對于那些成績差及個體差異的學生,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和發現不同學生的問題,根據問題去調整管理的策略。因此班主任應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案來解決學生個體差異問題。制定針對性方案的前提是班主任應認真觀察學生,從細微之處發現學生的差異,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對班級進行有效的基礎與前提應是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該理念的班主任管理對了解和解決小學生學習活動問題具有示范性意義,對最終實現班主任的管理目標有著巨大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吳金娜.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才智,2017(27):25.
[2]任麗霞.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方法分析[J].課外語文,2017(21):195.
[3]胡春玲.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15(4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