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鯉荔
【摘 要】小學語文一門基礎性的課程,新課改認為她還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也意味著現代語文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如何進行學生能力培養、如何更好的學以致用。學生學習的目的是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將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針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與討論,提出了自己一些淺顯的觀點和做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以致用 引導 思考與實踐
小學是學生教育啟蒙的關鍵階段,由于小學生社會經驗有限,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內容大多停留在淺顯的認知階段,過度注重知識的儲備數量,忽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長此以往,小學生嚴重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學到的知識得不到充分發揮,不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中積極培養、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教師就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同時將語文課堂上學到的詩詞歌句和各種表達方式運用到生活中,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首先可以進一步的鞏固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其次也可以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最后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祝。為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學生對于字詞的記憶和運用,教師可舉辦語文知識運用比賽。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即一二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舉辦語文知識競賽,如辨析形近字,改錯,或者是造句等。通過辨析形近字可以考察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祝造句可以考察學生對字詞的運用情況,同時對獲獎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開展以讀寫為主要內容的競賽,考察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作文寫作、閱讀概括等,作文寫作要求學生圍繞某個話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考察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同時也可以表達學生就這一話題的看法。閱讀概括可以考察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等。這些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二、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合理提問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教學效果大幅提升。教師在對教學材料進行精心挑選的同時,應對在重點、難點處進行問題的設置,調動學生的課堂互動的能動性,確保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全面開展。教師在重難點處設置提問,可以輔助學生理清文章寫作脈絡,進一步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表達,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講到孔子所寫的“三人行,必有筆者師”時,就可以結合實際來講解,讓學生學以致用。孔子通過“三人行,必有筆者師”告訴筆者們,應該時刻保持虛心學習的態度,切不可驕傲自大,瞧不起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筆者們應該學習他人的長處和優點。筆者在講解這句的時候,向學生提問:“你前后左右的四位同學各有什么優點和長處值得你學習?你有什么優點和長處值得他們學習?”這樣學生真正把握本節教學的情感態度目標,也帶來了班級的和諧發展。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是在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尋求問題正確答案的過程,通過對學生的提問,保障了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發揮的最大化。
三、通過寫作教學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語言是一種表達自己的工具,教師的職責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關注自己內心世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另一個重點,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引導學生寫作。教師可以在每周中抽取一次課專門進行閱讀,同時向學生推薦一些值得閱讀的書籍,讓學生廣泛閱讀一些精選素材。每次課前給出5分鐘,讓學生說說自己對某個精選素材的理解,這樣學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教師應該讓學生多進行作文寫作練習,給學生一個寫作話題,讓學生圍繞這個話題寫篇文章。對于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應該予以肯定,同時也應該指出學生作文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告訴學生修改辦法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提升寫作方法和技巧,進而提高寫作能力。從講評中讓學生們深刻體會寫作的真實內涵是為了表達自筆者和與人溝通,只有深刻的認識到寫作的內涵并養成內視的習慣才能夠發現并感知生活的真實、感情的真摯。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對于同一個話題具有不同的看法,寫作是學生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方式,教師的職責是讓學生自由的表達自己,幫助學生表達出自己內心想法,使學生的表達更加規范,更具有吸引力。
四、通過考試做題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檢驗學生學生成果的有效方式就是考試,考試結果直觀、綜合的反映現階段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語文考試習題主要檢驗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較多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情感分析也是在學生生活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語文試題可以結合當下的熱點話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詞義解析題。比如,可以運用“小柴胡顆粒使用說明書”直接作為題目,將整個說明書完整的列于試卷上,并將幾個問題列在說明書下方:(1)什么是“遵醫囑”?(2)“服用”與“食用”都有“吃”的意思,但兩者的應用情境有什么區別?(3)說明書中的“禁用”與“慎用”有沒有區別,能不能互換?(4)給出一些具體情境,判斷其中的對錯。這些問題要比單純的詞意解析題實用、有趣的多。這樣的題目更具實踐價值,在筆者們生活中也是較為常見的,要求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學以致用。能夠將閱讀與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考察學生詞語解釋以及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在這樣的靈活方式中讓學生真正學會如何學以致用。
綜上所述,探索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的方法對我國教育發展有著積極作用。教師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語文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11)
[2]鄭科霞.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結合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