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作飛
【摘 要】 為了保證學生養成正確的課外閱讀習慣,進一步豐富學生學識、提升其綜合素質,教師要給予課外閱讀以高度重視,進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而科學的課外閱讀習慣。
【關鍵詞】 教學引導;閱讀思維;語文核心素養
當前,在應試思維的影響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令人堪憂,很多學生對閱讀缺乏足夠的興趣,書籍閱讀量以及文章理解力嚴重不足,而家長和教師的不重視,學校不能提供給學生有價值的閱讀書籍,是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為了保證學生養成正確的課外閱讀習慣,進一步豐富學生學識、提升其綜合素質,教師要給予課外閱讀以高度重視,進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而科學的課外閱讀習慣。
一、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1. 加強教學引導。對于任何學科而言,興趣都是促使學生進步、開展主動學習的最大動力,當代小學生的個性更加鮮明和張揚,教師要結合其個性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通過正確的教學引導,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促使其產生對文章的探究欲望,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同時,在教學引導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和好奇心,通過引導組織學生開展自主閱讀以及自主探究,促使學生在探究中,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2. 組織課外活動。小學生性格活動、天性好動,因此,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組織各種課外活動,喚醒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教師在組織開展課外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活動的引導性和趣味性,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的情感認知,通過活動豐富學生知識結構,培養正確的課外閱讀習慣。
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1. 閱讀優秀書籍。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開展課外閱讀中,不僅要求學生要豐富自身的閱讀量,同時還要多閱讀一些優秀的書籍。當前,一些內容低俗、思想落后的書籍大量充斥著圖書市場,特別是一些內容諂媚的漫畫書籍,對小學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分辨圖書的價值,結合學生的興趣、年齡以及性格,推薦給學生優秀的書籍。
2. 學會正確閱讀。想要提升閱讀的效率和質量,學生需要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但是當前小學生由于年齡限制,其課外閱讀缺乏正確的方法,更多是看熱鬧、看表面,卻沒有走進書籍的思想境界中。因此,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促使學生學會如何進行正確的閱讀。
三、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勤于動筆
1. 寫讀后感。課外閱讀的目的是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并且在閱讀中汲取知識和經驗。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在閱讀一本優秀的課外書籍或者文章后,寫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通過讀后感的方式,加深對文章的感悟,并且強化自身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例如在閱讀《安徒生童話》時,每一篇童話故事都揭示了一個道理,學生在閱讀后,要將自己通過閱讀而體會的道理寫下來,然后在班級中分享給同學和教師,在加深對童話故事體會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其寫作能力。
2. 文章仿寫。仿寫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的基礎方式,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文章嘗試仿寫,進而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行,要求小學語文要注重幫助小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在強調課上閱讀質量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為學生未來的發展與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潘楓. 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J]. 教育現代化,2018(7).
[2] 汪敦德. 小學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淺談[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