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祥陽
摘 要:民族音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藝術,在我國任何地區都有獨特的呈現方式,對于小學低年段學生而言,難點在于如何找到適合校本開發的民族音樂元素。二胡校本課程根植于民族音樂元素,對于學校來說則能夠提供學生更多的接觸民族音樂的機會,既能夠給校本課程找到一個良好的學習內容,又能夠構建一個良好的民族音樂校本課程開發氛圍。
關鍵詞:小學低年段;校本課程;音樂校本課程;二胡校本課程
每所學校就似一個獨立的國度,有著自己獨特的運轉方式和管理模式,從小學整個年段來看,小學教學是在固定的時間段中循環往復,所以學校極力想向外界彰顯其與眾不同的魅力。新課程改革以來,中小學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的創新校本課程研究。經歷了多年的摸索和探究,以藝術為載體的校本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有著怎么樣的運行模式?遭遇著怎么樣的考驗?本研究主要以我校低中年段學生為研究對象,由于本人從小系統地學習了民族樂器二胡,所以以二胡為目標樂器切入探索。
二胡作為民族樂器可謂是典型的入門難,而小學校本由于受到外在環境以及自身因素的影響而存在著對于功利性與音樂課程本身價值目標的矛盾。在課程內容中顧及學生技能目標,忽略學生本身成長需要。為什么要開設特色二胡校本課程,如何兼顧,是在學校校本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學習二胡對于培養學生音樂素質有著推動作用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勞動者創造了極其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文化。學校音樂課是學生接觸民族音樂最廣闊的平臺。新課標強調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的素質教育,學習民族器樂是藝術學習的重要部分,也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學生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尤其我校以外來務工子弟為主,學生相對而言更加依賴學校的教學,所以學校二胡校本的開發勢在必行。
二、學生學情及學習心理分析
低中年段學生學習以老師引導為主,他們情緒起伏不大穩定、學習經驗也不夠豐富,知識面還需要拓寬。二胡演奏學習主要以好奇心和興趣為動力、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在二胡校本課程的學習中,需要讓其成為他們的一種愛好和技能。通過對二胡校本課程的學習能夠將自己喜歡的音樂通過二胡表現出來。這就要求老師相應地調整教學計劃和內容,不能像培養專業二胡演奏者一樣安排大量的練習曲和曲目,從學生興趣出發,選擇與音樂課學習內容接軌,學生熟悉及旋律性較強的樂曲進行教學。既重視了學生基本功練習又能夠學以致用,在興趣中提升演奏能力,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二胡音樂校本課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二胡演奏入門難,主要難點是:二胡不是固定音高樂器,按音的準確性是演奏者和聽者最重視的。“音不準”多半是左手按音位置及換把位置無把握造成的。培養準確的“內心聽覺”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練習,而學校校本課程一周只有一節課,通過對三年級學生的手臂長度調查,總結并找到音準問題的捷徑。
確定二胡千金的位置一般多選擇把小臂放在琴筒上,把手掌伸直,千金的下沿放在與小指第二節或根部齊為佳,隨年齡的增長,同步變化。如圖所示:
低中年段中,女生手臂平均長度較男生稍長。學生平均手臂長度約為36~45厘米,為了方便學生統一學習,千金高度設置可以比平均稍少2~5厘米。
為了方便學生準確找到音準位置,利用調查數據做了一個簡單的音準膠帶,利用醫用白膠布和黑色記號筆,通過固定的千金位置確定固定音高位置。并且用打油詩鞏固學生音位概念,如:“1 2在一,3 4在二,還有5 i在三樓。”通過簡單的音準膠帶解決了音準的難題。
二胡演奏難還難在演奏姿勢,低中年段的學生思維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根據這個特點,在二胡校本課程中,演奏姿勢主要通過簡單的游戲來鞏固。左手演奏姿勢讓學生想象小魚在水中游,既形象又能夠使學生簡單模仿。
學校校本課程中,開設二胡校本課程展示的形式通常為齊奏和合奏,而低中年段中演奏節奏不穩定,會影響樂曲合奏和齊奏的效果。實踐中,通過模仿和引入多聲部的節奏練習,能夠穩定學生的內心節奏。在課堂教學中,以三四拍節奏為例,將學生分為三組,一組給基本節拍,其他兩組學生根據基本拍來“加花”。
① × × × 丨 × × × 丨丨
② × ×× × 丨 × ×× × 丨丨
③ 0 × × 丨 0 × × 丨丨
通過簡單的節奏游戲培養學生的節奏穩定性。
四、二胡在校本課程教育中如何創新
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每一種的音樂體裁都能夠分為多種形式的樂種和作品。雖然二胡音樂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等原因有多種多樣的樂曲表現方式,低中年段的學生主要感興趣的是他們經常能夠接觸的音樂。因而,可供學生學習的民族音樂文化教育選擇的內容是相對較少的,這也給低中年段二胡音樂教育提供了多種多樣的資源。小學將二胡演奏引入小學音樂校本教育之中,就要充分利用音樂文化的內容,在學生學習演奏課程上進行合理的調配。
從二胡校本課程的設計上來說,則可以將傳統的演奏樂曲課程進行合并,將民族音樂文化教育課程、音樂課堂教育課程與學生感興趣的音樂進行合并,使得學生能夠有選擇地學習樂器內容,能夠通過對感興趣樂曲的學習促進二胡演奏技巧的學習。在二胡演奏課程和學校展示匯報中,也需要充分利用學校內的教師資源,加大民族音樂文化教育在課程中的比重,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了解樂器二胡和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如果在二胡校本課程的設置上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那么二胡音樂的教學則不僅要停留在每個星期一次的校本課程中,更應該深入到現有的音樂課程上,對音樂課程的設置進行思考與調整。例如,在常規音樂的課程中,是否能夠將課程內容的設置進行調整,由以前的課本音樂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逐漸調整為民族音樂文化內容占有適當比例。
另外,還要將二胡音樂教育逐步拓展,在進行常規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有意無意地展示民族音樂文化,展示民族音樂與國外音樂的交流,展示民族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的交流,從而提高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課堂中的展現次數,使得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與民族音樂的距離拉近。
五、拓展音樂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于二胡校本課程的興趣
低中年段學生對于音樂課程內容的興趣相對高年段學生較為濃厚,對于民族音樂文化卻相對陌生,所以低中年段學生對于二胡演奏音樂抱有一定的好奇心,然而如果授課方式不當,將逐漸磨滅學生的這種興趣,那么二胡校本在平常教學工作的滲透就更加難以開展,教學效果也就更加難以達到。因而,民族音樂文化課程在低中年段的開展,需要汲取傳統音樂課程授課方式,通過常規音樂教學方式的拓展,引入到二胡校本教學中,激發學生對于二胡校本課程的興趣。
對于學校中開展民族器樂演奏的目的來說,培養學生的合奏、齊奏及表演能力是學習校本課程的一個重點,因而,采用團隊合作型學習、模仿學習法對于二胡校本課程的開展來說,既符合學生學習的目的,又能夠豐富學生在學校接觸音樂文化的形式。團隊合作型教學法的優點在于,通過團隊活動研究多樣性的開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二胡演奏的興趣,而且能夠以優生為團隊組長帶后進生,小組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在二胡校本課程的設置中開展團隊合作的對比方式,學生即使在教學過程中也具有被超越和不想被超越的危機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在二胡校本教學內容中可以選取一定的學生喜歡的音樂形式和民族音樂相結合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分組或者獨立完成的方式進行研究學習,最終通過小組的團隊展示方式,展示小組的練習成果,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還可以提供一定的探討性的任務給學生,比如讓學生自己選擇下節課堂中的學習樂曲等,對于課堂展示優秀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那么校本音樂課堂就會成為一個小型的競技場、學習園地,學生對于二胡校本音樂的學習也就有了興趣和動力,并且能夠將興趣延續。將課程設置的主動權適當地還給學生,當然,老師必須要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對于二胡校本音樂文化的理解、了解都能在課堂上通過團隊展現出來,使得他們獲得成就感,從而加深對二胡校本音樂課程的熱愛。
六、讓二胡校本課程走出校園,用良好的文化氛圍影響學生
民族音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藝術,在我國的每一個城市甚至地區都有獨特的呈現方式,對于小學低中年段學生而言,都能在他土生土長的環境中找到民族音樂元素,二胡校本課程根植于民族音樂元素,對于學校來說則能夠提供學生更多的接觸民族音樂的機會,既能夠給校本課程找到一個良好的學習內容,又能夠構建一個良好的文化學習氛圍。
對于二胡校本教學來說,就需要讓校本內容走出課堂,讓學生成為與家庭交流的使者,讓學生和他的家庭與民族音樂文化相接觸。這種教學方式,讓民族音樂文化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例如將學校提供的二胡帶到家庭中,既彌補了一周一節校本課程練習時間不夠的遺憾,又能夠讓家長聆聽二胡演奏、觀看校本教學取得的成績。讓校本音樂走出校園,與學生的家庭成員進行接洽和探討,讓家庭了解二胡校本音樂的進程,看到學校二胡校本音樂取得的成績,從而為二胡校本課程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家庭基礎。在此之后,可以考慮用何種形式將二胡校本音樂課進一步延伸,可以采取請學校其他老師當評委、學生進行學校演出展示的方式,拓展學校內部對二胡校本課程教學內容的了解,讓學生真正領會民族音樂的精髓與要領。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二胡演奏進行了解和研究,比起枯燥的講解,這種形式既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一定的樂趣、掌握一定的舞臺表演經驗,更能夠讓學生在校園的良好音樂文化氛圍中,培養對二胡這件民族樂器的感情,進一步與民族音樂結緣,對于學生音樂的終身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校本課程的開設在小學低中年段的確具有一定的阻礙和困難,但是在校園課程設置中進行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是遵循新課標要求發展的趨勢的,我們一線教師作為學生音樂學習的引導者也是校本課程開發的破冰者。民族音樂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遵循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開發其音樂潛質,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通過完善小學低中年段的二胡校本音樂課程學習,找到開設民族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的科學方法。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