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義
摘 要: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不僅影響學生積累知識的速度,更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而每個階段的教學又有不同的任務和重點,不能一概而論。在目前的小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不是教師的數學專業能力,而往往是“教數學”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高低限制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也使得教學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因此打造更加專業的小學數學教學隊伍尤為重要,這也是想要闡述的重點,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專業化;教學;有效
小學數學教學融合了教師的教學觀、學生的學習觀以及社會觀等等,打造專業化的教學也就成為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需要系統地梳理和完成。其包涵的范圍特別廣,需要教師作出的努力也不僅僅是課堂的45分鐘。大多數的學校都提供給教師一定的進修機會,而且也會組織內部培訓,這種做法非常值得肯定,但還需要教育指導更加精準,教師隊伍更加高素質。另外更要擺正認識,專業化教師的成長不是外出培訓課程的累積,而恰恰是在長久繁瑣的工作中逐漸積累的,這些周而復始的工作恰是最關鍵的學習內容。因此,小學數學專業化教學的有效進行要依靠每一位教師的智慧和努力,是對新時代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展現教師抱負、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點。
一、確立正確的培養和發展目標,做好定位提升
雖然小學數學教學在內容難度上系數比較低,但是在教學引導的方法上,卻也是高要求的,需要教師具有更高的教學專業素質。年齡越大的孩子,他們都有自己的思維習慣,在教學中有跡可循,但是小學生在面對數學這樣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時,會迷茫和慌亂,作為教師要指引方向,更要采用正確的方法引導,這樣才能幫助他們進步和成長。因此,對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能力的提升,一定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對地方,即培養教學專業和技能,關鍵點在于“如何教”,只有定位準確,才能實現高效的專業化教學培養。
正確的目標定位,首先要實施專業性更強的教學計劃,以教學研究為基本內容,提升職業技能和創新職業技能的能力,在現有的專業矛盾下有所突破和成長。并且了解自己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有對培養目標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用更加專業的知識來幫助學生,解決專業化教學和小學生人才培養的矛盾,使其更加趨于統一。
二、新型教學理念的傳遞,從日常教學開始做起
教學習慣是一種有利有弊的東西,若習慣在當下是好的,那就能夠適應教育要求,為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人才。但若習慣的結果并不符合當下要求,那么往往是“費力不討好”,甚至是浪費教育精力。因此,實現小學數學的專業化教學就必須實現新型教學理念的傳遞,可以從根本的意識上進行改變。首先,教師要去理解課程設計,但不能過分依賴課程設計,這樣永遠只能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教師要多對新課標進行研讀,不僅僅知道它說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為什么要這樣要求,能夠給教育帶來哪些益處等等。這些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成長,能更好地從一名使用者成為創造者和開發者,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這些理念,服務于教學。
三、學習使用高質量微課,并學習其中的教學方法
提升教師教學的專業化技能,最好的方法不是給他們灌輸太多的教學理論知識,而是一些實戰性的學習。但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和精力還是要放在日常教學中,因此,實現日常教學與學習提高的統一,才是最快的進步方式。在教學中學會使用高質量的微課,使得專業化的教學也能夠在教師能力缺乏時得到使用,教師也可以從微課中學習更多教學技巧,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微課是一種快速展現專業化教學的方式,教師亦可以作為一名旁觀者來發現學生的表現,了解自己課堂的不同,實現最快的進步。同時使用微課,能夠讓學生在課下也積極地學習,提前對知識有所了解,必然能夠成為專業化教學的助推力。
四、總結教訓,汲取經驗,在思考式教學中提升專業化能力
小學數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相反更能反映教師的教學技巧。而這些絕非是從書本上照搬的,也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在日常教學中,要善于對教學經驗進行總結,例如,學生在學習幾何圖形時,為什么使用多媒體更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但是在數學計算時,使用多媒體,卻沒有這么好的效果。主要因為抽象知識和具象練習,這些需要教師自己總結和發現,才能夠更科學地使用多媒體。總結教訓才能夠發現自己的進步點。組織數學教師之間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指出錯誤,讓對方對自己的教學有更清楚的了解。同時組織教師之間相互聽課,也有助于相互學習教學優點,使得教師在專業化教學的道路上不再孤單。
總之,實現小學數學專業化教學要依靠教師自身的智慧,還有不斷地打造可以相互之間學習的課堂,并通過優秀課堂展示的方式,讓更多的教學者能夠欣賞到。另外也要依賴不斷的教學積累經驗,從學生身上、從社會中學習更多的專業化的教學技巧,用最誠摯的心來提升教學、組織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浪.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2).
[2]潘小福.走向專業化的小學數學教學[J].小學數學教育,2012(4).
[3]吳振英.關于提升中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質有效途徑的探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2(3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