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程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新興的一種教學模式,微課程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把微課程切實有效地應用到地理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教師突破教學活動中面對的困境,并能夠使學生把握地理知識的能力與技巧得到相應的增強。本文著手于地理微課程的特征,結合地理學科教學活動與微課程的特點,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引入微課程的教學設計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引入微課程;教學設計;分析
高中的地理學科是一門將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整合在一起,具備知識、教育、思維、生活性等顯著特征的綜合學科。所謂地理微課程,就是在較短的時間之內,用興趣愛好作為主要的導向,知識內容作為主體,使用圖片或者視頻等多媒體輔助工具將地理知識有效地展現出來。從實踐與理論的視角出發,細致地探索研究地理微課程的設計、開發和運用等相關的問題,對推動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認識微課程
微課程這個概念在國外跟我國理解的不太一樣,我國所認為的微課程概念的界定指的是教師把課堂教學活動中關于重、難點問題的講授解答制作成為五到十分鐘的精煉小視頻,同時把視頻經過網絡的方式傳播給學生,讓學生們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反復進行學習,這就是微課程。微課程這一教學模式,其帶有清晰的針對性,能夠切實有效地增強教材內容的有效性運用,并且針對教學內容做了切實有效的結合,提升了教師教學的品質,也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符合我國政府所指出的教育互聯網+觀念。教育互聯網+這一觀念,其最主要的就是將教學形式信息化,充分使用互聯網這樣的載體建設我國教育信息化和知識內容資源庫,研究開發信息化學習的課程內容,微課程教學方式及理念極其適合我國教學活動互聯網+的要求。
二、 高中地理微課程的特征
微課程之所以能有效地展現地理學科的特征,是因為地理學科具備自然、人文、區域、生活等特征。新課標提出了地理課程的新觀念,旨在使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學會從地理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所以轉變地理知識學習的方法尤為重要。地理微課程就是依據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結合實際情況安排學習地理知識的內容,使用課堂教學之前微課程視頻的放映,刺激學生學習地理學科知識的熱情,逐漸認識地理知識的具體功能和價值所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構建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學習的情境;再有,由于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受知識傳達方式與組成方式的影響,只有把多種知識信息傳播的方法做有效的優化綜合,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才能得到增強,地理微課程遵照這一原則,把大量不斷更新變化的地理知識信息用圖片、文字、音頻、動畫、視頻等的形式在短時間之內進行整合,繼而達到在教學活動中將知識信息最大程度進行傳播,并取得確有實效的教學效果。使用地理知識信息的對比,使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地理知識的學科特征決定了在設計地理微課程時,一定要綜合相關的知識內容、多視角展現地理知識,將地理學科知識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價值理念獲得最優化的養成。
三、 高中地理微課程的教學設計
其一,深度理解微課程的基本構造。微課程是由文字、影像、聲音三種成分組成的,學生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安靜地閱讀關于地理知識的文字,欣賞與之相關的影像,繼而激發思索行為。通常微課程的實踐長度在五到十分鐘之間,字數的話在三百到五百字之間,言簡意賅,簡單易懂;所謂的五分鐘達成一次學習行為,三百秒完成一次思考行為,就是在最大程度上使用零散實踐進行學習行為。如此的微課程才能使學生具有更大的積極主動權與歸屬感,微課程所具有的開放性,給其在教學領域的運用帶來真正的靈活性。
其二,在高中地理微課程的教學設計中,一定要堅持設計主題具有強烈的教學意義。切實符合地理知識教學實際情況的微課程制作起來相對復雜,從甄選主題到技術合成,其涵括以下四個關鍵的內容:一是關于腳本的選擇與再創作,一定要明確微課程設計的主題內容,清晰明朗地理微課程所要體現出來的真正主題內容,符合地理知識教學的關鍵點,全面深挖教材里所有能夠被使用的地理知識信息,盡量貼合教材內容,切實展現知識化的微課程;二是,羅列出知識板塊的內容,清晰微課程題材主線,把這條主線作為核心內容去制作微課程,如同在教學活動中清晰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一樣,清晰課程主線內容,才會使制作出來的微課程主線內容清晰明朗,并且素材甄選的部分更加操縱自如;于主線內容甄選方面,一定要掌控多維度的教學目標,特別是情感狀態和價值觀的掌控,所以,教師一定要具備極強的地理人文知識素養能力;三是,積極找尋與課程主線相關聯的素材內容,根據主線和教師已經具備的生活閱歷和知識積累等,積極找尋設計制作地理微課程所需要的有效素材內容,例如,在設計《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這一節的時候,就可以在新聞、報紙、電視、書刊等方面進行甄選最新信息,通過微課程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四是微課程內容的技術加工,充分運用PPT、Flash這樣的圖片、視頻影像裁剪編輯軟件,把素材內容根據主線內容進行加工合成,制作成微課程的知識內容。
四、 結束語
當微課程用它自身特有的優點激發人們廣泛關注的時候,地理教師一定要充分地意識到,微課程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單是為了增添地理課堂講授活動的生動性,使學生獲得應試所需的知識內容,更主要的是使學生意識到地理知識針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的意義,養成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提高學生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給學生的未來生活增添無限的色彩。
參考文獻:
[1]趙利龍.微課程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D].2015.
[2]肖梨芳.地理微課程教學設計的實踐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2).
作者簡介:
鐘葉鋼,浙江省慈溪市,慈溪市周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