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迎春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當前信息化教育體制研究的熱點問題。對小學語文教學在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過程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討,并且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了當前情況下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際特征,力爭為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深度融合;優課;小學語文
一、研究背景
就我國當前的國內發展形勢來看,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的優課形式本身就是存在一定的專業化特點的,小學教師怎樣利用好信息技術與當前的教學資源進行深度的融合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本文主要是以一節優質課為對象,通過運用相關的信息技術,結合當前的量化分析技術來提出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優質課例的實在特征,進而幫助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
二、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優課案例分析
1.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分析
眾所周知,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大數據技術和相關的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且很多教育機構中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是其未來發展趨勢。因此,在接下來,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手段的教學作用,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課堂語文學習效率,帶動學生學習能力。在這次的優課中,大部分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地將信息手段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各樣的信息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得課堂教學內容得到最佳的優化。
2.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優課案例中的應用分析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教給學生更多的方法。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將學到的方法應用到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去。下面是某小學語文老師執教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使用的一個微課,我們來看一下。語文老師利用微課教給孩子學習古詩的四步法:第一,解詩題;第二,知詩人;第三,明詩意,第四,悟詩情。然后學生根據這一方法自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與此同時,當語文老師在給學生指導書寫“裕”字時,利用微視頻這一直觀形象的手段激發了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對相關視頻的播放使得學生的學習時間大大增加,而且還省去了學生在課堂上不斷給教師提問題的環節,這樣的教學手段效率是非常高的,能夠給學生安排更多的課后時間對語文知識進行重點鞏固學習。
3.多媒體信息手段在優課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很多小學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積極地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在課堂上利用電腦多媒體給學生講課,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先準備好上課所講的PPT或者視頻等文件,在課堂講課的過程中利用大屏幕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教師所講的語文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師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快速地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而且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信息化的學習環境,保證學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由此可見,信息化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優課特征分析
本次探究就根據前面所述的課程案例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出了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幾個比較重要的特征。
1.以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
在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必須要以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這樣才能夠把一些比較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引入當前的教學融合過程中,從而為師生構建智慧學習的學習環境,并且通過智慧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再者,應該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結構,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以個性多元的學習方式為途徑
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強調的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所以在課堂上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過去教師的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應該把基于項目學習和探索性的學習以及其他形式的學習充分糅合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來,這樣才能從不同的方面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通過這樣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就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并且提升他們的智力,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3.以和諧融洽、協作互動的課堂氣氛為依托
眾所周知,一個好的課堂必須要有融洽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在課堂和諧融洽的氛圍烘托下使得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加順暢,并且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也能幫助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度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中,使得他們的參與度和專注性都有明顯的提升,也能夠使得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加積極和活躍,進而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鞏固,從而保證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是當前時代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當前教學改革中必須要走的一步,因此,信息技術所呈現出來的巨大推動力應該融合到強有力的切入點上,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小學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同時,教師也要掌握相應的教學應用技能,應該從策略、方法和內容上進行一定的改善,這樣才能保證信息化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春媚,李云梅,張杰.信息化教學大賽成果向課堂教學的轉化探究[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7(1):56-59.
[2]曾廣玉.農村小學“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實施現狀研究[D].河南大學,20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