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波
摘 要:現今社會的發展現狀,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而是讓學生多方位地發展自身,達到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是現在教育觀念前行的趨勢。那么,對于教師和學校來說,也是重新改進體制和策略的良好時機。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人才培養;能力提升
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當中的教育啟蒙點,也是在對學生教育過程當中的一個起點階段。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本文主要對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闡述。
一、小學學生寫作問題探究
寫作能力,能體現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是否扎實。尤其是在小學學生群體當中,及時做到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和寫作素養的養成,對于日后學生的能力拓展和水平提高都是有實際意義的。
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不成熟,行為想法較為幼稚,做不到約束自身,那么,教師就要去充當一個“引導者”,從而讓學生規范自己,在以后的教學當中才能有行之有效的成果。
再者,一般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想象力也會最為豐富。很多時候,在寫作方面,并不愿意去多花精力在一些理論化的題目上面,更情愿去天馬行空地想象。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根據這一情況來進行調整。
最后,也是很多教師不注重的一點,不注重讓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積累一些生活素材和見聞,很多學生沒有寫日記的習慣,也很少留意生活當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導致在寫作時,無話可說、無料可寫。這也是平常的積累不夠造成的,這也是值得教師注意的一個問題。讓學生養成寫周記或者是日記的習慣,養成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生活的每一個瞬間。
二、從起點出發培養學生能力
語文,是學習任何學科的基礎,而寫作能力,則是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將所學知識以及自我的生活體會,融入其中的一種思想表達方式。不僅考查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掌握程度,還對表達能力有要求。教師在這些方面,可以在平時上課當中著重加強這方面能力的鍛煉。
例如,多進行實訓課堂,在規定時間讓學生當堂完成寫作。之后,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換修改。通過觀察別人作文中是否存在問題,從而達到聯系自身的目的,并且可以讓學生推薦優秀作品上臺演講,積極鼓勵和表揚,增加學生在寫作方面的信心和樂趣。
以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習作一為例,它是學生首次接觸的寫作。那么在這方面,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基礎建立是教師需注重的問題。習作一上的兩篇例文很好地給學生做了示范,不用任何修辭,只要寫出自己的想法就行。
第一篇是生活記錄篇,可以描繪一個你生活中讓你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個人或者是一件事。第二篇則是虛構想象篇,通過自己的想象,來描繪和表達自己的感想。從大體輪廓上說,這兩種類型很好地讓學生在起點上增加興趣,學生在寫作時,也有了一個大體的范圍和定位。無論是生活實際類或者是神話故事類,都能讓學生有話可談,有事可寫,也能在以后規定范圍的寫作當中很快去適應。
萬事開頭難,讓學生在起點處,減少吃力感。降低對寫作的不適,可以適當地讓學生開始記錄每周發生的事。日記可以在覺得今天發生了一些十分有趣或者十分難忘的事情,便可以記錄下來。日常的習慣,也是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一個個臺階。
三、多方面地鞏固提升學生的寫作水準
一方面,由于在小學階段,教師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啟迪學生的思維。課外閱讀,也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方式。很多學生喜歡看一些具有故事情節的小說類,或者是格林、安徒生等童話故事。當然,也要讓學生看完這類書籍之后寫一些自己的想法,不用刻意限制,讓學生自由發揮,很多學生更能有話可說,一些學生的寫作能力反而可以得到增強。
另一方面,學生自我積累不足。這不但是由于對生活當中的各方面觀察不夠,也是知識方面的不足。教師可以在周末,組織學生一起對生活進行“探索”。可以在當地尋找一些十分具有文化特色的景點,對學生進行講解。或者,和學生一起相處,讓學生自由提問,自由觀察。最后回去,將自己所聞所見所感都記錄下來。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準就能夠大幅度地提升。
同時,讓學生養成自省的習慣,這不僅能讓學生學會反思,也是讓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內心和思想的一種審視。學會靜下心去思考,這種方式對于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寫作能力都有相應的提升。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寫完作文,自己給出修改意見之后,學生可以自主在課下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自己的作文。
這些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語感和思維,在學習語文和寫作方面都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
所以,通過上述不難看出,學生的寫作能力往往在多方面的相輔相成,而且是要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作為基礎前提的。寫作能力的提升是極為重要的,通過上述的教學措施來幫助學生達到這一目的。
參考文獻:
吳忠豪.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作·習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