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月香
摘 要:當前,核心素養已是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對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的發展并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需要。在我國,傳統的英語作業存在內容和形式單一的問題,學生對英語作業的興趣不濃,完成質量不高,難免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學情緒,不利于掌握所學知識,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因此,只有改變作業形式,提升作業批改功效,才能提高英語課堂實效。
關鍵詞:初中學生;核心素養;英語作業;批改策略
核心素養是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等的綜合體現。作業是讓學生升華知識、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優質的作業批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和問題掌握的直接方式,對教學的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依據,使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傳統教學中作業批改的弊端
作業批改不能體現教學的雙邊性和互動性,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現代教育理論提倡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即所謂的師生交流的雙邊性和互動性。傳統的作業批改只側重于教師的批和閱,忽略了學生的行為,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評價。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只顧完成作業,把作業對學生的評價,即作業的對與錯交給了老師。學生不會對作業進行二次思考,無法更好地發揮學習積極性。
作業批改方式過于單一,不能描寫學生發現并及時改正學習中的問題。傳統的作業批改只限于教師劃“√”或“×”,學生只能知道作業的正確與錯誤,并不明白錯誤原因,錯在哪里,作業的批改只做到了“批”,并沒有真正完成“改”。這就會導致師生之間的信息失真,如果有學生被動學習抄襲作業,其失真度就會更大。
綜上所述,傳統作業批改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但讓教師很辛苦,束縛了教改的手腳,也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在大力提倡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作業批改和反饋的改進也不容忽視,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批改和反饋的方式,使作業的效果達到最優化。
二、英語作業批改策略
1.從“面批”到“面訂”
教師可以和學生面對面,當面批改,當面訂正。教師可以按照答案進行批閱,學生當場訂正作業并解釋說明錯誤原因。同時,教師也可以旁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當場批改自己的作業,對于作業中的疑難處,由教師進行點撥,學生邊訂正邊批改。
2.從“精批”到“精糾”
教師根據作業內容,適時采用“精批”到“精糾”的方法,有效避免作業批改中的弊端。對于學習中要求會靈活應用的重要內容構成的各類強化、鞏固性練習應進行精批,不僅要對作業做出對、錯評價,還要對學生寫錯的部分詳細撥出錯誤原因,同時,教師要寫好閱后記,進行反思,改進今后的教學。教師對于某些難點應給予精糾,做出詳細的解題步驟,并在學生糾正作業后,再做二次批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3.從“分層批改”到“學生自查”
在學生作業的較難或習題量太大時可采用分層抽改,將班上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抽改各層次中的學生作業5本(隨機),及時記錄他們的錯誤。然后抽取部分學生在習題課時將出錯率較高的題目寫在黑板上,師生共同討論,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糾正。最后教師點評并總結學生應該注意和重視的知識要點和難點。學生自查,一方面節省了教師批改作業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來討論并解決問題,便于加深對這些作業的印象,易于理解和記憶。
4.采用網絡作業形式
英語網絡作業有著強大的優勢:趣味性、豐富性、大數據等。我每周布置一次“一起作業”,它多樣的練習形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多媒體功能,拓寬了學生的作業方式,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形成自己的學習策略。網絡作業批改還能做到系統自動評分,及時反饋,并將學生完成作業的高頻錯誤報告等統計數據反映給教師,減輕了教師批改作業的負擔,有助于教師快速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今天,應該突出作業批改與反饋的發展性功能。靈活地運用批改作業的方法,及時、真實地獲取信息并反饋,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讓作業的有效性發揮到最高。并且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作業的批改成為師生共同完成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才能真正達到作業批改和反饋的目的。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