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結合高緯度思維并將教學內容進行思維化和可視化處理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簡化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應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重點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關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英語閱讀;應用分析
一、 引言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很難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思維導讀模式的應用是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地減少閱讀教學的時間,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內容,厘清閱讀教學內容和知識框架,是教學質量的體現。
二、 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又被稱為心智圖,是放射性思維的重要表現形式,簡單和快捷是思維導圖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思維教學工具。思維導圖的模式與人體的神經細胞類似,由一個神經點分散出多個神經線。
思維導圖的發散性思維是思維導圖最重要的特征,學生需要把思維和注意力集中到中心圖形之中,并從中心圖形之中分散出數個關節點,每個點也可以代表一個中心圖形,每個中心圖形也可以繼續發散,進而在人們的眼前展現一個放射性結構的思維圖。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習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英語閱讀教學的最基本內容就是詞匯量的教學,幫助學生有效地記憶詞匯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過度地想要了解材料中的詞和句,重點對詞和句進行背誦,忽略了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不能夠有效地理解文章的脈絡,理清文章的思路,使學生在閱讀寫作的過程中出現句式錯誤的情況,促使學生在閱讀能力的提高上,不能起到最大的效用。
教師將主要的教學精力和教學時間放在對閱讀材料中的詞、句的理解上,忽略了對閱讀材料本身的理解和分析,學生只能對閱讀的英語文本進行淺層的理解,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學生在長期的死板教學中,甚至會產生叛逆心理,很難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經常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高總結成學生的詞匯量偏少、閱讀量偏少,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單詞背誦,這樣無法真正達到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水平的教學目標。
四、 思維導圖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 思維導圖教學設計的應用
思維導圖模式的教學摒棄了傳統思維教學中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以一種新型的思維教學模式在初中的應用教學中廣泛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結構性的特點輔助教學設計完成。在課堂設計之中,有效地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一項完整的思維導圖可以包含以下六個要素,分別是中心圖、線條、關鍵詞、圖像、顏色、結構。思維導圖建立的關鍵點就是提煉關鍵詞,這樣能夠使教學的內容更加突出,主題更加明確,進而加深學生的理解。思維導圖的思維訓練的終極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高級概括能力和聚合思維的運用能力,還有學生的分類概括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思維導圖可以使教學的層次更加分明,進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遞進思維能力,準確地來說,思維導圖在整體教學設計中的運用就是教與學的完美結合,類似于大腦的結構,將其構造成一個知識網絡,進而滿足學生素質提高的需要。
(二) 思維導圖圖表的應用
思維圖標的建立主要是將閱讀文本中的要素和數據進行合理的比較。例如,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圖表幫助學生找出文章內的主題,將人物、地名、事情等內容進行整合。在以hobby為話題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了解青少年和家長對hobby的看法,進而通過學生對文本的初步了解,概括文本的大意。通過圖表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重點掌握文本的細節和中心內容,并將自身所掌握的內容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三) 思維導圖發散性結構的應用
思維導圖的發散性和放射性與人體的大腦結構類似,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地擴展思維。思維導圖結構的發散性主要是指獲取信息、定制計劃、決策、實施計劃、反饋信息等。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閱讀,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例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以介紹某個城市為例,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制作該文本內容中城市的思維導圖,以城市為中心,城市的特點和內容為輔助,能夠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四) 思維導圖分層結構的應用
分層結構也是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重要體現,可以將教學的內容結構化和層次化處理。例如,在進行“你曾經去過新加坡嗎?”的文本教學時,可以從地點。功能、語言、食物、天氣等方面進行結構性的教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本的結構,并迅速地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在以后的閱讀中再碰到類似結構的文章,學生就可以快速地理清文章的結構,進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五) 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的應用
在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讀的模式闡述問題、措施和結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運用比較恰當的關聯詞,將問題、措施、結果等貫穿起來,從而將其貫穿成一篇簡潔的短文,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鍛煉寫作的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解決具體的問題,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常用的方法。
(六) 思維導圖提煉中心的應用
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找出文本中的重點,并對文本內容進行總結和提煉。例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文章的中心論點,繼而設立一些分論點。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文本的脈絡,將文章的主旨和段落大意分離開來,進而提高學生閱讀文本的理解,深化文本的主題。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模式的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煉中心,并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用語言難以講述的問題。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強化學生對中心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是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賈冬琴.關于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的思考[J].學周刊,2017(16):185-186.
[2]張艷榮.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課堂各環節當中的有效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6(16):226.
作者簡介:宗玉鳳,安徽省天長市,天長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