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偉良
摘 要:為了讓小學數學教學滿足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學生提供更為有利的學習環境,同時能夠達成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目標,教師需要在轉變原有教學手段的同時,做好生活化教學,讓課程內容更豐富,學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水平關系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能力的培養,為了落實教學的實效性,教育者始終在做多方面的嘗試,但是就目前而言,仍存在許多問題,尤其在課程內容的設定上,難以滿足教學的需求,因此只有用生活的眼光看待教育,用高效課堂的標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困境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師的素質決定著教學設計的品質、學生學習的效果,部分教師不重視業務能力的提升,淡化課堂教學效果。只有解決教師業務能力不強的問題,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煥發生機,促進小學數學學科的優化發展。教師業務能力低下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教學方式的單調乏味,缺乏科學性,教師常使用陳舊的方式進行教學,使課堂活力明顯不足。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場所,只有具備充足的互動性才能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部分教師仍舊無法認清這一客觀事實,在落實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不夠深入、具體,尤其在面對教學內容的時候無法做到深入探究,忽略教學與操作的聯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備課備學生,但是難以備課堂,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課堂生成,想要達成這一目標,不僅需要教師對課程予以足夠的設計與把握,還要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主觀能動性,在這一點上常出現教與學相分離的情況,造成課程效果質量差、效能低的現實[1]。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生活化教學的現實意義在于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用客觀發展的眼光看待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認知世界,啟迪智慧。小學數學教學成為學生奠定知識能力的基礎階段,生活化教學的出現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思考,作為教師,要將科學化、創新性、生活化教學帶入課程之中,時刻保持教學的創新性和敏感性,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努力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眾所周知,高效課堂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追求,因此要想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教學體系的構建,做好生活化教學,在依據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對課本進行充分的研讀,樹立教育的全局意識,并從中總結出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小學數學的有效發展。生活化教學的意義還體現在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學和學生,在創新發展的大環境下,教學也需要富有新意,這種新體現在教學設計的與時俱進、新式教學思想的兼容并包上,作為教師,要時刻保持教學的創新性和敏感性,利用生活化教學的思維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
三、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在課程設計上重視與生活的關聯
課程設計的合理優化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條件,那么在設計中保證與生活的息息相關才能保證生活化教學的合理有效。為此,在進行生活化教學內容設計的時候,要從課本出發做好有效的延伸。例如,我們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我們可以將學習引入生活實際中,找一些隨手可見的事物,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測量面積的方法,最后教師在學生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課程的講解,達到教學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進行延伸,既然已經知道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式了,那么不規則的圖形面積又該如何計算呢?我們可以以操場、玩具、藝術作品為例,讓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
(二)提高教師的研究水平
新時期學科發展要求我們要對生活化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拓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達成課程容量的最大化,就需要做到課程效果的最優化,所以需要在課程設計上匠心獨運,精雕細琢,將課堂教學做出質量,做成精品,為此,教師需要在研習教材內容和課程目標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進行客觀有效的調研,做好二者的有機結合,發揮生活化教學在細化教材內容、深化教學效果上的作用,做好產生式教學策略與替代式教學策略協調發展的工作,尤其對于學生而言,要做好信息的處理與采集,對課程學習和目標進行二次處理,達到更優的效果,這也是豐富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目標[2]。
(三)借助合作學習進行能力拓展
生活化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語文知識的獲取以及能力的培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廣為使用的教學方式對于生活化教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讓合作學習發揮應有的效果,是小學數學教學必須攻克的問題。合作學習的出發點就是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弱化教師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探索,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了保障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需要在人員分工、問題設計、有效指導等方面做好統籌規劃,讓學生真正從中獲益。
綜上所述,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教學,就要始終堅持優化課程設計與重視拓展延伸的原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深入開掘文本的內涵與意義,制訂良好的學習計劃,落實生活化教學的意義,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提出新思路,創造新績點。
參考文獻:
[1]陳朝芬,高成文.讓數學課堂生活化[J].中外交流,2017(51):291.
[2]張金奎.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7(11):1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