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自然拼讀法和繪本閱讀相結合,可以實現“學中玩”“玩中學”,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英語學習效果。主要探討自然拼讀和繪本閱讀有機結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構建有效課堂、提高學習效率的主要策略,以期共享。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然閱讀;繪本閱讀;有效課堂
英語單詞是英語的基礎,而學習單詞的最好方法不是背誦而是拼讀,這就是自然拼讀法。自然拼讀,就是根據已經掌握的拼讀規則而直接拼讀出新單詞的方法,運用自然拼讀,可以改變英語的枯燥和乏味,將自然拼讀與動漫、聲音、文字等融于一體的繪本閱讀有機結合,更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積極性的調動,構建樂學的氛圍,營建互動課堂。
一、創繪本情境,引導學生創編故事
自然拼讀法,就是根據單詞的“外形”,根據發音規律而讀出單詞的方法,這個方法用于記單詞,不僅解決單詞記憶困難的困惑,也解決了“啞巴英語”的桎梏。如beside這單詞,beside=be+side,be的發音學生輕車熟路,side可以由season,like等而判斷出發音/said/,并反復讀幾遍,單詞也輕而易舉地牢牢記住。
自然拼讀法和繪本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根據動漫圖片,而聯想故事情節,在聯想的過程中,對新單詞進行“拼讀式”學習和記憶,并在“創編”故事的過程中自主運用,能脫口而出。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故事情境,營建和諧氛圍,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如五年級上冊的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教學時,對于這篇閱讀短文中的新單詞,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相關的故事情境,并根據給出的情境,在腦海中形成豐富的故事情節,同時想象故事的結尾,引導學生根據動漫圖片而創編故事,并且在創編故事時,自覺運用本節課的新單詞hard,afraid,in front of,soft等,而將故事“串”起來。在故事的講述中,運用自然拼讀法而拼讀這些新單詞,不再依賴老師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教讀,實現主動自主學習之目的,同時,創編故事的過程,也發展了學生的創新力。
在此基礎上,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聆聽故事,再看插圖,想象故事情節,拓寬故事,發展創新思維能力。這個案例,利用圖片,引出新單詞,利用自然拼讀主動拼讀出單詞;借助于圖片、想象和創編故事,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提升學習能力。
二、創和諧情境,鼓勵學生親身體驗
兒童喜歡閱讀繪本的原因在于繪本中的動漫人物形象以及生動、簡短的人物語言等。為激發兒童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和諧和濃厚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引導他們自動運用自然拼讀法,在體驗中學習和運用新單詞。
如Keep our city clean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工廠里排出的濃煙、廢棄物污染小河流,河流里的魚兒被污染而死、公路上的卡車排出尾氣、街道上隨時可以看到垃圾……環境污染問題是目前的大問題,為此,這樣的情境創設,易于引發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在再次“經歷”中學習。在呈現這些圖片時,根據繪本的特點,每一幅圖片的呈現,用一個單詞或者一個短語、短句子,概括出圖片的中心內容,讓學生邊看圖片邊閱讀。如呈現街道兩旁垃圾滿地的圖片時,在圖片中也加上messy and dirty,讓學生看圖片的同時,也聯想到這兩個單詞的含義“亂七八糟的”“臟亂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圖片的呈現,利于學生對新單詞進行意義構建,提高單詞的記憶效果。
情境的創設,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基礎,學生在經歷中學習,再在看圖的基礎上,提出Is our city clean?How can we keep our city clean?等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主題而進行自主交流,發展語言能力,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三、巧用“補白”,提高語言實踐能力
詞匯的學習,不僅在于拼讀出“聲音”、猜測出其“含義”,還要在具體的語境中加以運用,語言的作用就是在實踐中運用,突出語言的交際性、實踐性。為此,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妨創設活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拼讀和閱讀的感知,使學生在歸納中形成方法和技巧,在運用中提高技能,豐富詞匯并形成能力。
Keep our city clean的詞匯的學習,教師運用創設情境的方法,讓學生猜出單詞的意思,如呈現河水里的“死魚”的情境,以及給出dead fish,學生馬上意識到dead是“死的”之意,對于這些單詞的拼讀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如如何發dead中/ded/這個音等,學生在交流中掌握拼讀方法,如根據bread判斷ead的讀音,根據dad,desk,dog等確定d的發音,那么dead的讀音就可以輕易讀出。這個過程,教學中,教師們經常忽略,而這個恰恰是方法的交流問題,利于形成自然拼讀的方法,教學中不可小覷。
多種表達,不僅在于方法的交流,教師也可以利用課文的“留白”開展“補白”活動,不僅豐富課堂活動,也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如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學,根據課文中的小男孩的話語,國王會怎么做?將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問題的提出,引發學生自主想象,允許學生發出不同的“聲音”,給出不同的“結果”。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閱讀時,根據文本的結尾的Goldilocks 見到三個bears而大喊“Help! Help!”而圍繞How are you going to the story?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在感知中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推測,培養想象力,也培養語言實踐能力。
自然拼讀、繪本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對英語學習得心應手,在情境中形成敏銳的語言感知能力,提高英語綜合素養,為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閻芳.初探Phonics教學法與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故事的整合應用[J].山海經(故事),2016(Z2).
[2]蔡雯.教會“自然拼讀”,提高閱讀能力[J].教育藝術,2016(1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