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舒鷹
摘 要:數學是我國教育開展的主要學科之一,加強數學教育,能夠提高人才的培養效率,有助于國家的未來發展。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育的開展已經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模式逐漸被應用,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研究了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基本應用原則,并對基于小學數學課堂的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數學課堂;有效運用;教學模式
為了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小學數學教育的開展,需要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進而提高課堂有效性,提升數學教育的科學性與標準性。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比較老舊,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不高,不利于數學人才的培養。而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不僅滿足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時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基本應用原則
為了滿足教育要求,小學數學教育的開展選擇開放式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提高了教育的實效性。對于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堅持以下原則:(1)明確主體關系。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進而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能力培養[1]。(2)互助學習原則。數學開放式課堂的構建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采用小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互幫互助完成學習目標。(3)堅持課堂的開放性。堅持開放原則設計教學流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基于小學數學課堂的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分析
1.構建開放性課堂環境
數學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學科,我國對于數學教育十分重視,并且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主要采用講授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聽課狀態,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不高。為了改變傳統小學數學教育現狀,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教師則需要采用開放性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進而促進學生的興趣培養,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綜合提升。對于開放性課堂的構建,需要以實踐教學為主,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等活動方式開展教學,進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2]。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法,采取一定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構建科學、民主的開放性課堂。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周長”知識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長方形模型,在課堂上分發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模型探索長方形的特征,進而總結長方形周長的求解方法。此種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地位,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溝通,相互幫助進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2.豐富開放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個性特征,設計符合開放性課堂要求的教學內容,彌補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不足,突破小學數學教學的局限性。對于開放性教學課堂的設計,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教學內容,并且拓展數學教學范圍,豐富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開放性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加強生活與教育之間的聯系,進而提高教育內容的開放性[3]。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教學,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而促使學生養成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習慣,有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生活即教育,教育來源于生活,加強生活與數學教育之間的聯系,可以使得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同時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的開放性。小學數學課堂開放性教學內容的設計,需要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堅持開放性課堂的構建原則,進而確保數學開放性教學充分發揮作用。
3.數學課堂訓練的開放設計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提高學生習題訓練效率,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封閉性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主要是學生先做題,然后教師再對題目進行講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練習效率較低。構建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科學地設計課堂訓練環節,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開展習題訓練,學生可以分組討論,對于不懂的題目,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探討,教師實時地把握學生的做題狀態,及時地給予學生引導,進而促使學生進行自主訓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提高了課堂訓練的效率。小學數學課堂訓練,對于學生成績提升具有重要影響,唯有通過開放性教學模式開展課堂訓練,才能確保數學課堂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綜上所述,本文從數學課堂訓練的開放設計、豐富開放課堂教學內容、構建開放性課堂環境三方面,論述了基于小學數學課堂的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為了改變傳統小學數學教育現狀,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教師則需要采用開放性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進而促進學生的數學興趣培養,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麗云.關于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2).
[2]張麗敏.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J].魅力中國,2016(33).
[3]石玉.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作家選刊,2017(1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