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景教學法由語言教學開始,由于其出色的教學效果,廣泛應用于許多專業類課程。藝術概論由于其課程的理論性較強,教師授課難度較大,課堂教學氣氛比較沉悶。本文以實例闡述情景教學法在高校藝術概論課程中的應用,具體闡述了授課流程和教師與學生的活動過程,最終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理論結果,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藝術概論;高校應用
藝術概論是高校藝術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人類藝術活動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的辨析和理解能力。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藝術界日新月異的變化、藝術活動不斷出現新的內容,因此,藝術概論的教學內容也處于不斷更新與修訂的動態環境之中,加之藝術概論是純理論類的課程教學,內容相對枯燥,學習起來較為乏味。在實際教學中,不應拘泥于滯后甚至是矛盾的傳統教材,更應注意時代的特點。在藝術概論課程中,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培養其主動探究和實踐的精神。其中,情景教學法為理論課程的教學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有效提升了枯燥的理論課程的趣味性。
一、 情景教學法的應用
情景教學法,也叫作角色扮演法,是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訓練需要,創設以模擬真實情況為主要特征的人為情境,讓學生扮演情境下的不同角色,運用所學知識,從事指定活動,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一種融理論教學與實務訓練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其適用性較廣,最早源于語言教學中,后來在營銷、管理類課程中廣泛應用。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一般能夠記住自己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交流討論內容的70%,親身體驗內容的80%。可見,親身的體驗和參與能夠促進記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情景教學法通過創造教學體驗,讓學生體驗特定社會角色及表現出來的經驗和知識,是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學生思維、學習和探究知識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 情景教學法應用于藝術概論的實例說明
以藝術概論課程為例,課程本身的理論性較強,案例較多。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令教師、學生雙方都感覺吃力、乏味。以著名的建筑案例范斯沃斯住宅為例,運用情景教學法教師的授課步驟:
(一) 教師:給學生展示范斯沃斯住宅的外部全景圖片,詢問學生對這幢建筑的直觀感受。不需多做語言解釋,重在環境感受。可選擇不同季節的外景圖片,建筑本身和環境之間的融合度,體驗美的感覺。(20分鐘)
學生:認真觀察教師展示的圖片,根據此內容用心感受,通過教師對此建筑的基本描述,了解其建筑的背景、區域位置和特點,通過觀察圖片,體會建筑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美。
特征總結:范斯沃斯住宅是現代建筑的典型代表,美學價值較高,是一座高雅別致的玻璃房子。
(二) 教師:展示該建筑詳細的三維效果圖,進行部分詳細介紹,重點介紹各個功能分區,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各功能分區,做較為詳細的功能介紹,過程要重事實,站在完全客觀的角度進行闡述,不得具有個人的感情色彩。(25分鐘)
學生:學生在此階段重點要由初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著重結合教師的語言敘述,配合詳細的三維區域局部圖做具體環境的理解分析。學生在此階段中需要想象自己身處該環境中的心理感受,代入角色,進行深度體驗,感覺其中的居住環境。
特征總結:此建筑功能完整、設備齊全,動靜功能分區,體驗感較強,但是,由于其玻璃外墻,不能保證生活的私密性。
(三) 教師:給出建筑整體效果圖,再次使學生的認識由局部上升至整體,結合周邊環境體驗建筑特色。(20分鐘)
學生:需要想象自己身處建筑外和建筑內的感覺。再次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此建筑做出客觀分析。
特征總結:范斯沃斯住宅雖然設計技術精美,卻與物質功能產生了許多矛盾。嚴冬、酷暑室內溫度不適合居住,無法保證居住者的私密性。
(四) 總結:教師匯總學生的理論感知體驗,歸納總結。(25分鐘)
利用四十五分鐘的時間,使學生對該范斯沃斯住宅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學生利用角色代入,得出建筑特點。學生由早期美觀性住宅上升到后期的實用性考慮。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教師只負責讓學生體驗和引導,具體理論內容學生應自己體會和總結,讓學生從被動學習進入主動學習,增強學生的參與性。經實踐,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課程效果較好。
三、 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條件
(一) 教師需進行更加全面的準備,其中包含更多的素材、圖片、更加豐富的背景資料,因為情景代入需要很多的直觀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總結,教師的展示和講解也應有更高的要求。
(二) 課程的時間安排不能安排得過于緊湊,要在輕松的環境下放松思考。本案例安排了90分鐘的一次課程內容,應該循序漸進,不得一蹴而就。
情景教學法有很強的互動性,改變了原本照本宣科的傳授方法,加入情感的交流,體驗感更強,操作中重在引導,學生自己體驗。此種方式使用于理論性極強的設計概論課程中,易于被學生接受,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王佰娟.淺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8(04):165-166.
[2]成雅馨.淺析情景教學法在播音與主持藝術課程中的應用[J].才智,2017(29):123.
[3]張云飛.高校設計初步課程中興趣情境開發教學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6(16):102-104.
[4]袁冬.情景模擬法在聲樂表演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2(01):73-74.
作者簡介:
李珊珊,廣東省東莞市,廣東省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