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廣,初中體育教學逐漸得到重視。其中耐力跑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特點,來建立完善的教學方案,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并培養學生的毅力和體育精神。本文將通過“耐力跑”教學案例進行深入分析,進行相應的反思,從而保障整體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 “耐力跑” 教學案例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202-01
引言
耐力跑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關鍵內容,不僅是鍛煉學生的有氧耐力,而且需要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形成吃苦耐勞的精神,進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需要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并與學生密切結合,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同時把握好耐力跑的教學環節,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積極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
一、教學案例
耐力跑是鍛煉學生耐力素質的基本方式,很多時候由于教師缺乏相應的創新與重視,使得學生產生抗拒的心理,增加了心理的負擔。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大多采用間歇跑、計時跑等方式,教學氛圍非常單調,并且教學效果不佳。這時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來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
(一)教學目標
1.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
2.通過思考并認識耐力跑的運動特征,掌握耐力跑的運動方法,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3.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堅持不懈、敢于面對困難的精神。
(二)具體案例
在本節耐力跑的教學中,我將結合初中生的好學、模仿力強等特點,運用游戲比賽的方式,讓學生擺脫心理負擔,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得到相應的鍛煉。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準備環節。在音樂的渲染下,帶領學生一起做準備活動。然后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讓學生圍著操場慢跑兩圈,通過仔細觀察并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跑步能力。將學生分為男女比例均等的五個小組,并選出組織能力比較強、穩重認真的學生來擔任組長的職務。
第二,游戲比賽環節。分布任務卡,讓學生根據我規劃的跑步范圍進行小組討論,并制定完整的路線,看哪個小組用時較短、速度更快。這時小組間需要根據成員進行分配,并進行相互配合,這樣才能最終完成任務。在發出信號之后,五個小組都在努力完成各項任務,最終五個小組所有成員到達集合點,計時停止。
第三,討論環節。游戲結束之后,看到學生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有的小組因為用時最短感到非常興奮,而有的小組卻由于出現失誤而后悔等等。待學生緩解之后,我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才能用時最短和最有效率”,這時同學們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發表了自身的意見。有的同學說:“選擇路線最重要”,有的同學說:“速度快一點,能夠節省時間。”還有的說:“需要做好分工環節,發揮每個人的力量”等。教師進行總結:“同學們說得都很正確,并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個游戲其實就是在鍛煉耐力跑,其中需要小組成員內的相互配合,這樣才能高效的完成布置的任務。”
接著我們又展開了第二次比賽,這一次比賽沒有之前差距很大,同學們都進行了路線調整,使得不同小組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同學們正是在這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受到體育的樂趣。這次比賽之后,我提出新的問題:“如何才能完成好耐力跑?”這時同學們之間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同學們都結合剛才的比賽得出了一定的結論。最后我進行相應的總結:“耐力跑需要講究呼吸和運動的技巧”。并結合相應的示范動作,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一定的呼吸方法,以及動作的要領。
二、教學反思
初中體育教學擁有一定的靈活性,需要加入更多創新的色彩。通過教學案例的實施,我加深了對學生的認識與了解,從中掌握不同學生的體能素質。根據學生的不同反應,可以說明教學的效果。學生們很享受在比賽的氛圍中,運用游戲比賽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觀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根據該節“耐力跑”的教學,我進行了相應的總結和反思。
首先,興趣的重要性。在這節課中讓我更加堅定興趣的作用,學生之所以興趣不高,其實很多時候是教學的問題。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與溝通,進而使得學生缺乏相應的學習興趣。運用比賽的方式,學生會更加投入到學習的環節中,并無形中激發學生的動力和運動潛力。
其次,創新的重要性。對于這節“耐力跑”的教學,我并沒有直接給學生灌輸相關的耐力跑知識,而是讓學生經過親自體驗和比賽之后,來慢慢獲得相應的初步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這樣學生才會更加投入和專注。關于“耐力跑”的教學需要注意教學的多樣性,加入更多創新的元素,比如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等,還是應該在學生的基礎上,讓教學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最終的教學效果。
最后,互動的重要性。在開展體育教學的環節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進行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并及時了解學生對于課程的態度與看法,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態等。教師在體育教學的環節中,應該掌控好教學的節奏,選擇合適的環節加入互動,并引發學生對于“耐力跑”相關問題的思考,提高學生的凝聚力。
本案例運用比賽的方式,實現了情景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創造了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投入于體育活動中。結合了小組合作的模式,可以發揮小組成員的力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因此,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教師需要提高創新意識,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完善教學的方式,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注入更多新的教學元素,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還有,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運用現代化教學理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及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并保障整體體育教學的質量。
結語
關于耐力跑的教學,需要在教材的基礎上,抓住教學的重點,并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并建立科學有效的訓練措施,逐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要重視心理的輔導,幫助學生消除心理的障礙,投入到體育學習的環節中,并釋放一定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還有,教師需要做好教學反思,增強創新意識,豐富教學的形式,從而完善體育教學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曹太新.初中耐力跑教學案例設計.運動.2013(17)
[2]劉增訓.提高學生耐力跑興趣的探究[J].學周刊.2011(08)
[3]歐正春.耐力跑教材教學重在“兩手”功夫.運動.2016(24)